我有一个老乡,春节的时候开奔驰gls450回来了,而且在几个城市都买了房。原因仅仅是他看了一本书。
这个老乡和我同村,叫张向阳,年纪比我大几岁。2000年前后,听他说只有16岁就南下广东打工,那时我还在上学。
过了几年,我也去广东深圳上班了,跟他聊过几次,听他说刚开始在东莞一个电子厂坐流水线,后来出来跑摩的拉客、做过餐厅、干过饭堂…
给我的感觉就是被社会打磨的油光水滑,原来内向的性格,现在能说会道,逢人就是招牌式的笑脸,我有点接受不了这种人,后来联系就少了。
又过了二年,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开了一个五金厂,前景如何如何好,问我要不要过去跟他一起干,正好我刚辞职准备干点什么,就带着考察加学习的心态过去了。
他那个厂其实只有不到一千平米的车间,二台机器帮大厂加工螺丝,在很偏僻的郊区。他说有什么关系和人脉,以后要买地自己建厂什么的,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在他住处发现他在看一本书,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书,抄写了一地的纸,并且写得了一手好字,以及人前招牌式的微笑。
由此我推测他一定是看了这本书,然后把它奉为圣经,严格地去执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起来,这就是执行力的重要性。
想法很单纯,目的很明确,干就是了,其实成功就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懂得了更多,却往往瞻前顾后,分析来思考去,最后却没有真正去执行。
在这里并不是歧视,评价一个人并不是看学历,文化知识不一定在学校才能学到,重要的是道德标准和怎么做人。
从村里在他工厂上班的人以及和他聊天过程中了解了他的很多关于他的故事,都可以写一本书了,以后再慢慢道来,在此只说一二。
比如他说现老板都喜欢喝茶、养生了,说广东那种泡茶方式如何高级,我们老家茶馆那种一个茶杯泡茶方式简直就是渣到家了;说以后要送他儿子去国外读书,国内教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如此之类种种。
刚才说了他的执行力值得肯定,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他的知识基本上来源于那本书和他所接触的所谓“上层人士”,似乎缺失了点什么,值得深思。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下回再叙吧!
@若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