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又称从众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危险等其他可能性。
————来自百度
“羊”或许在西方宗教中有着更晦涩的含义,但是正如汉尼拔在《沉默的羔羊》当中所说:注意“简易”,万事都问——他的本质是什么?
延续上篇的内容,我们继续来找寻一下《沉默的羔羊》故事当中的可疑之处。首先补充一下汉尼拔教授初次见到女主时的情景:比较有意思的细节在于,监狱当中汉尼拔的待遇相当特殊,观众们也一定对他独有的“全景落地玻璃”。如果仔细留意会发现这样的尊贵待遇并非杀人狂魔汉尼拔一人的特权——负责安保工作的警察也和汉尼拔一样住在透明玻璃罩子覆盖的监狱之下。真是好笑,如果不作介绍,有人或许会把汉尼拔也当作警察也说不定。
挺拔的汉尼拔在见到女主角时曾经对她的穿着作了一番评价,甚至隔着老远的距离这位变态大神居然闻出了女主使用的护肤乳和香水,最厉害的是还以此推测出她“有时用有时不用的”生活小习惯。汉尼拔简直成了土神仙,但无论他是谁,能够丝毫不差的说出事实真相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已经得到了准确详实的信息。
聪明勇敢如女主角,在面对前面犯人侮辱性的粗鄙言语时都能保持冷静,但在汉尼拔说出了她香水使用的习惯时却明显的有些紧张。
汉尼拔对女主的身世也有过一番推测:白人中的底层,父亲是个矿工,西弗吉尼亚州的腔调,童年不幸。这一些列的关键词女主未置可否,只是努力做出平静的姿态,毕竟她在犯罪心理学上有着优异的成绩,最渴望加入的也是“行为科学组”。但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当中女主的官方身份是因公殉职的警察的孤女。这一点就和汉尼拔所说的“白人底层、矿工父亲等等产生了矛盾。
再看电影当中女主回忆的场景。嗯?bill?!
还记得变态杀人狂在帮女主分析”水牛bill“的案件时说过:“可以告诉我水牛bill名字的来历吗?”
那谁又能解释一下这个回忆里与女主已逝的父亲亲切打招呼,同时在另一辆警车来临时也熟识的点头致意,怀抱一个小孩的邻居为什么也叫”bill“?
而至于西弗吉尼亚州,很快女主就接到了男领导的命令,一起前往西弗吉尼亚验尸。除去上篇提到过的可疑的文艺蛹,更可疑地还有以男领导为首的警察们古怪的表现。
起初男领导在车上问女主对于嫌疑人有什么看法,女主就绘声绘色的描绘出一个变态杀人狂的形象,根据她的描述除了大牢里的汉尼拔,最符合特征的就是坐在她前面的男领导了。
车子开到了一个殡仪馆,单从这部电影我们很难看出殡仪馆的葬礼为谁而举行,但是大致推测的出死者也是一位警察。在与当地警察见面问好时,当地警长说”实际上是洲检查署让你们来的“,而男领导却执意案件的细节要对女主角回避。
在尸检开始前,原本手术室里聚集了当地的许多警察。男领导在一边大声的打着电话,似乎是传真信号有故障的样子。女主角却心领神会立刻进行了”清场“,于是男领导的信号也及时的修好了。
而在验尸过程中掀开袋子之前,女主自觉的背过身去,直到男领导说”可以了“才转头看尸体。从电影一闪而过的画面可以看出,女主等候时研墨不止推动了一两下轮轴那么短暂。当描述一处枪伤时,男领导立刻纠正了她的用词,女主角从善如流。
影片当中关于“羔羊”最相关的阐述大概就是女主角与汉尼拔交换信息时诉说的一段话,她说自己曾和母亲姐姐短暂的住在亲戚家的牧场二个月。关于为何如此短暂的时间就离开,女主是这样解释给汉尼拔的:在一个天没亮的早晨,我听到尖叫,像是小孩子的尖叫。我跑下去虽然很害怕但还是看了,我看到他们在屠杀……我很还害怕我想释放他们,可他们却只是站在那里,很困惑。
汉尼拔问:“但是你可以走,你也走了,是吗?”
这句问话本身就有问题,住在牧场的孩子看到羊被杀,虽然有些心里冲击但也没有理由必须离家出走吧?
女主说:“是的,我抱起一只就跑。我以为我可以救下一个,至少一个。但是没多久我就被警长拦下了,牧场主人很生气,我被送进了孤儿院,从此再也没有看到牧场”
而故事后续发展进入了精彩的”血腥与打斗场面“,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类似的有趣线索,笔者暂且给大家留个悬念,希望你们观影时从自己的角度发现更多种可能。
也或许《沉默的羔羊》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当中存在的矛盾点与可能真相,就如浩瀚的星空一样无穷无尽。可这部片子里面讲话最中肯的汉尼拔说的好:时刻注意它的本质是什么。
“沉默的羔羊”这样一个带有神秘隐喻的词汇究竟代指谁?
或许是一开始男领导提到女主曾问过的”胡弗年代公民记录“,或许是只那些缠绕在女主角噩梦里被屠杀的“他们”和案件里死去的被害者。但最符合这一形象的,却是电视节前面的我们。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羊群效应”这一概念所要表达的那样,从众心理并不只存在于动物,人类在从众性上并不见得有多少优越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
从众心理的存在,使得媒体传播有机会来对大众选择做出误导——最直观的例子比如那些泛滥的水军键盘侠,和满天飞的谣言与不实新闻,从不缺少市场。
在《沉默的羔羊》破案的关键上,汉尼拔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我们怎样开始企图?”而答案是:“我们的眼睛总在寻找我们想要的,简而言之,我们总是企图身边看的见的东西。”
这就不难解释那些不惜名誉拿黑料炒新闻的“明星”了。连变态杀人狂都知道,总是闯入我们眼睛的东西会潜移默化的变成我们内心的渴望。
而沉默的羊群只默默遵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却从没想过说出这些话的又有几个甘作随声附和的羔羊?
让我们庆幸生活在民主法治的国家与社会。或许有些了解西方宗教的朋友会提到“神的羔羊”在《圣经》上是耶稣尊贵的头衔。但相信了解这些的朋友更清楚,羊这个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祭祀用的牲畜。《圣经》是凝结了文化智慧的富有哲学性的作品,但在盲目跟风的大环境下,还是希望大家能保持一个中国人特有的辩证与清醒——不被华丽的词藻迷惑了试听,尊重赞美所有文化的想象力与智慧,同时对所有的权威永保质疑。
最后的最后,真相或许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点,但辩证的认识事物却是最能接近真相的办法。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愿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内心的“真实”,宽容却理智的看待每一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