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星期天晴亲子日记莒县一中高中部2023级14班驰翔爸莒县第三实验小学2021.9驰程爸2484
《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当一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焦虑、忧愁、愤懑,乃至即将喷涌而出的怒火时,若能及时警醒自己镇定下来,平心静气,稳住慌乱的心神,便能让自己的心灵重归宁静。
一旦心灵宁静,思绪就会如清澈的泉水般流淌,思考之后,自然会有感悟和收获。
能静下心,是涵养心性的核心,持续保持心静的力量,是塑造伟大人格的关键。
唐朝诗人陈子昂,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初入仕途时,意气风发,满心骄傲。
他急于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朝堂之上,常与人争论不休,情绪激昂。
每遇不顺心之事,便心急如焚,或愤懑不平,或怨天尤人。
他虽有济世之才,却因心浮气躁,难以与同僚协作,仕途之路也变得坎坷崎岖。
他自己也察觉到了问题,但始终找不到解决之法。直到有一次,他在山中静居,看到潺潺溪流、悠悠白云,心境豁然开朗。
此后,他时常寻静谧之地独处,沉淀心境,吟诗作画。
心境平和后的他,诗作更显深邃,思想愈发成熟,终成一代大家,其诗歌传颂千古。
朱熹说:“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
做人,若心性端正,心中便不会有歪念;处事,若心灵安宁,即便遭遇诸多艰难,也不会心烦意乱。
经过深思熟虑,坚定内心信念,行事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无谓的纷争和矛盾。
与人交往,先察其品德是否高尚,贤良之人,既能服众,又能互助共进。
一个人若能达到足够的心静,就能在平和的氛围中凝聚人心,进而戒骄戒躁,提升自我,收获人心,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