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使童声合唱团《最好的未来》 http://url.cn/5qCTCZ8 @QQ音乐
最美的未来
一一家校共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
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
爱放在手心跟我来
这是最好的未来
——《最好的未来》
用一首好听的歌来开启今天话题。2017年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大事——儿子要上小学啦!各种担心纠结,各种不确定,主要来自儿子的“过分活泼,语言能力太强”!但在学校的选择上全家人却不担心,坚定无疑的选择双语!因为之前女儿在这个美丽温馨的校园里度过了八年的时光,这期间,所有遇到的老师无论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给予了超乎想象的关心帮助,很多很多孩子的关键时期,都是在老师的提醒下,我们这些粗心的家长才去关注。双语的老师不仅仅在认认真真地教书,他们更是牺牲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在呵护关爱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带着多年的信任和希望,我们又把儿子送到了双语的一年级,并且在一年级就让孩子报了住宿班。
当然,这并不代表从此孩子就成了学校的孩子,成了老师的孩子。其实我们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我们的教养素质和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双语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堪称典范,在立德树人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带动着家长,让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了一份更辽阔的视野,更深沉的情怀,为我们的孩子有最好的未来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通过儿子上一年级的近八个月,我早已经没了最初的忐忑担心,并与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纠正改进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家校共育让我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起进步。
所谓“共同成长”,体现在我和孩子之间主要有三点:
一:身体力行,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
儿子上小学以前,我们在家里言行随意,看电视,玩手机,躺着的,趴着的,有时朋友聚会应酬时,也一起领着孩子,怕孩子嬉闹乱哄哄的,还特意带上iPad,让他吃饱了一边玩去。久而久之,孩子也是言行随意,手机、iPad不离手,姥爷还一个劲地夸,你们看看这孩子多聪明啊!消消乐这一关这么难,我玩了一个周都过不了关,他一会儿就给我过了!写到这儿不知有多少爸爸妈妈与我有共鸣,如果有,那我们是当之无愧的最会培养问题孩子的父母!
其实,我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玩乐高,没上幼儿园之前,就常常一个人边看图纸边找零件,能专注耐心地拼上几个小时。后来再长大一点,接触了电子产品,然后一度放弃了最喜欢的玩具,我也没怎么在意,听话就行,老实待着就行。上了小学对这些还是没怎么控制,看电视、玩游戏一切自由。忽然有一天,儿子回来自己洗漱完毕,开始认真地拼起了乐高,我捧着手机躺在沙发上,随口问了一句:“哎,怎么不玩游戏了?”他很认真地说“晚上回来我再也不玩了,老师有每个同学家的监控,在家干什么都能看见!”我一直很懵,当时还想,怎么可能!那上厕所呢?
从那之后,我儿子每天回家自己洗漱完毕,自己找事情做,不看电视,不玩游戏,有时吃个棒棒糖都偷偷跑卫生间里,生怕被老师无处不在的监控看见。也是从那时起,我才真的意识到没有坏孩子,只有坏家长,儿子以前的坏习惯完全是我教的!老师才接手一个月而已,连在家里的坏习惯都改正了。从此,我也决定放下手机,当个好家长,慢慢地让全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周末尽量陪他去一些孩子该去的地方。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月,周末去接孩子时,老师说:“小鹿同学最近改变很大,表现不错!”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儿子也是美得不行!
这可真是在老师那个“万能的监控”下,我们首先放下了据说比放下前男友都难的手机,开始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小乐趣,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老师用了巧妙有效的方法让孩子轻而易举的改正了坏习惯,让家长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从而反思纠正自己的行为。现在即使已经知道那个监控子虚乌有,我们依然能够很自律。态度决定行为,好的行为坚持下去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二、不做一味说教的古板家长,平视孩子,做他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成长。
儿子刚上一年级,接孩子时,我们一大波妈妈们整天交流,有的说,愁死了,就不爱上学,每天早晨和打仗似的。有的说,一进学校门就开始哭!我一阵窃喜,自豪地说,我儿子就不这样,特别特别爱上学!每天早上生怕迟到,连放个小长假把学校门口经过都要进去看看。我一度把这归结为我儿子真是个爱读书的好苗子!哈哈!双击666!不过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喜欢上学?”他说:“学校比幼儿园大多了!同学多,朋友多,饭好吃,床比幼儿园长!外教老师真好玩!”噢,原因可真不少,可是感觉哪里不对,似乎没有一样是与学习有关的。
果不其然,没几天班主任发来了一段他上体育课的视频,只见他和幼儿园的老朋友放飞自我地奔跑,发现体育老师正在给他录像,更激发了体内的洪荒之力,满操场打着滚地嗨皮!好好的体育课就这么变成了热血澎湃的个人秀,看着颤抖的屏幕,我如临其景般感觉到体育老师当时快被气炸的心。但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ESL老师、音乐老师、律动老师、美术老师等等等等,只要一上完课,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班主任,第一句话就是:这课没法上了!!!估计那时的班主任每天只要上这些“好玩的课”(音体美,律动,科学,ESL在我儿子那里统称为好玩的课)时,都提心吊胆地担心着小鹿同学又会玩出怎样的新高度。估计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把三十六计都用了一遍了。有时放学,我儿子举着一个棒棒糖或一支铅笔或一些小零食小点心小水果,高兴地说:“看,我今天上课没乱,老师奖给我的!”此时我已无语,上学的标准就是:今天上课没乱。我已经黔驴技穷了,只剩下简单粗暴直接地收拾他一顿,虽然这种原始的方式有效果可持续期太短,一转眼功夫就忘了!
他潜意识认为除了语文数学,那些课就是老师带领大家玩的,同时也是人来疯的性格和我们在家对课堂秩序及每一学科的重要性的零教育使然。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是“频繁的家校共育”的过程。那段时间几乎每天班主任、副班主任、ESL的助教老师通过QQ、微信、打电话、接送孩子时面对面沟通的方式教了我很多方法,这些都是她们在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小妙招,只需我回家配合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回家后不要一味让孩子又写又背,可以与孩子换位,让他来当老师或妈妈,把一天中学过的单词生字教给变成孩子的妈妈,这样大大满足了他的表现欲,提高了学习热情。再比如在配合老师改正他不遵守课堂秩序的问题上,老师让我回家只需不唠叨不朝他发火即可,因为老师在学校与他有个秘密小约定,他只有自己守信,才能拿到约定的奖励。就这样,通过老师耐心有效地教导,我们在家再也不鸡飞狗跳了,只需积极配合与老师达成默契即可。目前孩子在课堂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次上完体育课后,老师特意跑去跟班主任说:“小鹿同学这节课表现特别好!”而且儿子回家后也快乐地总结:“还是纪律好比较好,今天体育老师纠正我动作时,老夸我,老夸我!”
改变一下方式,效果事半功倍。孩子的对立、反抗、固执、自闭,几乎都可以找到这个源头——大人擅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确立权威。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维护支持所有的老师,即使你真的对某位老师有什么成见,也一定一定不要在这孩子的面前诋毁老师,否则,在你的暗示下,孩子必然不尊重老师,导致这一科直接挂掉。再说,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不能沟通,为什么非要把孩子弄到“家长不舍得管,老师不敢管”的怪圈里去,这样的孩子真的会好吗?未来一定会给出答案!信任和沟通是化解家校矛盾的良方。信任和沟通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从好好说话开始,改变固有的大家长形象,相信孩子,他并不是不听话,只是有时我们需要帮他控制一下放飞的情绪,让他自己去体会怎样才能适应大环境,怎样才能做一个让人喜欢受人尊敬的人。
三、陪伴是最温暖的教育。爱他从陪他写作业开始,一直到我们一起读书、画画、写字、弹琴、游戏……
提到陪写作业的妈妈,这个段子可是层出不穷,并且一个比一个惨,还有陪写时默念的经文一一“我是亲妈,我是亲妈,我是亲妈……”。由于幼儿园做过良好的小升初引导,所以这一点我儿子早有准备,周末他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有时再加点家庭作业也不抵触。
上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开始时,我们的大双语为孩子设计了整整一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集文化科学实践创意家务等涵盖方方面面的详细计划。有的家长说,这哪里是孩子的作业,这分明是给家长的作业!同样的话在八年前我家老大上一年级时,我也曾经说过,假期计划一拿到手,连看都不看,直接就嫌麻烦。但是儿子的第一次寒假作业,我是认认真真地全程陪做,这倒不是我重男轻女,而是我已经在嫌家长签名都麻烦的那些年,得到了教训。刚上学的那几年正是给老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的几年,可是正因我没有重视,所以到了课程越来越多的高年级后,老大依然延续着从小养成的拖拉应付的作业习惯,这对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个时候再想改变,真的很难。所以儿子的假期作业,我首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发现其实需要孩子们书写的作业并不多,整理一下,还不如这本《寒假计划》的字数多呢。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仔细看过以后再来发表意见,类似负能量的“给家长布置的作业”这样的言语尽可能收敛一下,否则,孩子会认为这就是你的作业。
一个假期的作业按照计划安排按部就班地不知不觉中做完了,没耽误过年没耽误玩,也没因为陪着写作业得了心梗,反而在陪着做手工作业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看着还不错的纯手工作品完成后,很有成就感。然后我开始拾起画笔,买了一堆粘贴,开始边写边画做起了手账,后来儿子大概一个人玩得无聊,也加入进来,他开始画画,画完后剪下来贴在我的手账本上,我再给他装饰一下,写个三言两语的,他也很有成就感。直到今天,我们每天回家先在ESL网站上学习一下,定个小目标,但不限时,不强迫,然后是至少一个小时的画画时间,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我只需在他问我画得怎么样时,认真的点赞或认真告诉他哪里有些别扭即可。就这样从寒假作业中延伸出一个兴趣班,他现在的画不谦虚地说,真的很好。
寒假作业中,读书电话会的环节,是我儿子最喜欢的环节。每次开会前早早等上了,结束时还意犹未尽。老师在读书会中会引导孩子怎样读书,到书上找什么,很具体,孩子们之间争先恐后地交流发言,都特别喜欢这样的方式。读书会大大地提高了儿子的阅读兴趣,再来读书时,他会到书上找不认识的字,找好词好句,提出一些“高大上”的问题,留着下次和同学老师交流,就这样阅读成了有目标有意思的事情,而这时的我只需拿一本自己爱看的书在旁边,我们各看各的,偶尔聊几句,这样的亲子时光是不是文艺又惬意?
通过陪写寒假作业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是一味说教,教育是有方法的,我们家长如果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就不要再闭门造孩了,何不多听听老师们的建议,学习一下老师们的方法。孩子的老师就是我们身边最专业的教育专家,并且大双语的老师随时随地都可以联系到,QQ、微信、电话,周末、假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家长提出的问题,她们总是认真且及时回复每一个问题。聪明的父母,都会和老师肩并肩。
从刚开始面对一张白纸,脑子也一片空白,想破头也写不出三千字,到后来写着写着又停不下来了,在家校共育方面,有非常非常多的感触,短短数月,受益良多,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了许多。每每老师用奇招妙招轻松解决好孩子那些于我们已经无计可施的问题时,每每我们家庭学校一起达成默契只为孩子的丁点改变时,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是如此幸运。感谢大双语,感恩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
终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长大,会走出我们的视野,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这些父母和老师陪伴他们时养成的好品质好习惯,会成为他们这一生智慧和力量的宝剑,伴他们一路天涯,任他们千帆历尽,永如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