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乎道则明于理。
临床治疗病人,首先必须辨清寒热。
有肢体畏寒的症状时,就肯定不是热毒或阴虚火旺。没有肢体畏冷的症状,寒热不明时,必须仔细体验脉象,观察舌象。
脉不细数,基本上应该排除阴虚火旺;举凡脉沉、缓、滑,大多是阴寒的征象。舌如不是形瘦色红、干,也不能归于阴虚。若舌质浅淡或胖润,舌边有齿痕,这种舌象无论如何不能说是阴虚,只能是阳虚阴寒内盛。
临床治疗病人,首先必须辨清寒热。
有肢体畏寒的症状时,就肯定不是热毒或阴虚火旺。没有肢体畏冷的症状,寒热不明时,必须仔细体验脉象,观察舌象。
脉不细数,基本上应该排除阴虚火旺;举凡脉沉、缓、滑,大多是阴寒的征象。舌如不是形瘦色红、干,也不能归于阴虚。若舌质浅淡或胖润,舌边有齿痕,这种舌象无论如何不能说是阴虚,只能是阳虚阴寒内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