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除此之外,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和生成的话题也是影响学生回答问题动机的关键因素。例如讲现代文时,大多着力于分析文章的价值内容,而非文本本身形式层面,
(正如德国文体学家斯皮泽所说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其实分析清楚一篇文章的叙述视角、节奏、时间等,是比分析内容、思想感情更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直接面向我们讲、读和写的能力。这也正是高考语文阅读题所表现出来的命题倾向。[“现代文分析与解读”系列以后会试更])
讲文言文更是如此,老师的问题往往围绕作者简介、字词翻译和思想感情展开,提问模式化现象明显,看上去似乎无一不是围绕核心知识点展开,但在学生看来其实大多问题枯燥而无聊,上语文课很难感受到美的体验,最认真的同学也不过是记了一书的笔记以待查询之需。
而其实,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当之处并不在于老师本身提出的问题,而在于对文本的解读与所提的问题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虽然我们总强调提问要贴近生活,但很多时候人的思维确实很难迅速get到学术与生活的契合点,这种结合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处处留心,也更需要刻意的训练、大量的反思,以及日积月累的修炼与积淀,方可能在脑中完成迅速勾连 。
从客观因素的角度来说,学校的环境和设施也对学生的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放眼观望我们的学校,从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不管是教室、食堂,都安排成了统一规整的样子,学生们规规矩矩地就坐、听讲、用餐。不仅如此,教室墙上的纪律守则、校门口醒目的标语、校园里脾气暴躁的政教老师,无一不在告诉学生们,进入学校,作为一个学生,就要有学生应该有的样子——学校是要守纪律的,守纪律意味着保持安静、朴素、严谨。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自然觉得做事有许多限制,进了学校等于进了一所“牢笼”。如此,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又何谈热爱老师,热爱学习呢?
而在英国,一进教学主楼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玻璃圆柱里摆放的学生自己制作的3D作品,旁边放着校长的亲笔字“XX学生的XX获奖作品,我为你们骄傲,我永远相信你们的能力,相信你们拥有更大的潜能……”——看到这样的话我心里说不出的感动——在这儿,学生的成就被慎重地对待,也被慎重地信任和赞美,这种温情和善意,我想是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拥有的吧。在我们观摩的几所学校中,采用的都是学生走班上课制度(像大学一样,学生“动”,老师“不动”),而非固定的以班级为单位,我下了一节课之后常常会在走廊里和小跑的英国学生撞个满怀,但两个人其实都会很欢乐地忍不住大笑。不仅如此,以Bulmershe school为例,他们的教学楼设计很特别,螺旋式拐来拐去的楼梯(有时长短还不同)、充分利用每一块空间摆放的沙发与圆桌、曲径通幽的走廊……学生学习的环境是很开放、同时也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的。对于这样的学校,或许学生会多一点喜欢吧。
此外,就学生本身而言,如果学生认识不到回答问题对自己本身的积极作用,他们也往往不愿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在学生心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对老师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对别的同学有所启发,但是我回答了问题并不能让自己得到新的收获,所以还不如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先听听别人怎么说我再举手”……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课堂上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很少,再加上学生心中的权威观念使他们更趋向于相信老师而非自己的同学,导致对自己同学的想法质量有所怀疑,不仅如此,其实这也与老师通过提问带动课堂的能力息息相关。试想,如果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层层深入的问题,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step by step地上升,课堂的气氛被点燃,渐渐地学生们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这场愉快的谈论之中。
总而言之,如何让学生愿意开口说话?首先需要老师足够的热情、期许、鼓励,以及尽可能多的关注。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意识到,不管自己说对说错,只要开口说话就值得被肯定。也就是说,用足够的爱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和勇气,从而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哟,原来我也可以这么优秀”。
其次,老师所提的问题能让学生觉得问题不难,自己有话可说。这一“有话可说”并不是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底子较好的学生而言有话可说,还应包括:一个读书很少的学生,或者仅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自己涉猎较深领域)但对学习未必感兴趣的学生。这就需要老师提问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这个话题我有想法”,这样才能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第三,提高课堂设计能力,构建“跳一跳,摘颗桃”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每一节课堂上是不断进步的。学生说了话之后老师应当能够有所引导,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让学生意识到,只要他说话,他就能有所成长。
我相信,如果能够努力做到以上几点,并且进行反复的思考和刻意训练,课堂上会出现更多来自学生们的声音。
(《中国孩子为什么上课不说话》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