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小YY聊完,突然想到了国庆看的《被讨厌的勇气》,便拿出来重温了一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总喜欢在书里去寻找答案。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会面临各自的困惑、迷茫,如何和自己相处久显得尤为重要。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特别温暖的书,看完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幸福的力量,让人的内心特别的平静和喜悦。
当然,在看的过程中,也会被哲人和青年的一些对话戳中要害,心里会有些不舒服,会有种这不就说的是我嘛的感觉;也会对书中一些内容存在质疑。不过,看完全书,很多点也就渐渐串起来了,很多疑问也就自己解决了。
《被讨厌的勇气》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共同创作的,本书的起源是古贺史健先生于1999年邂逅了岸见一郎先生的《阿德勒心理学入门》一书,颇受启发。后面在古贺史健逐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他所探究的不单单是“阿德勒心理学”,而是通过岸见一郎哲学家过滤之后,可以称之为“岸见一郎——阿德勒学”的思想。
2010年古贺史健先生见到了岸见一郎先生,他对岸见一郎先生说,“我要成为岸见先生的柏拉图。”于是,后面便有了这本书的开端。
本书从五个章节来进行了讲述,主要是通过哲人和青年的对话来展开。我来说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点吧~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01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我们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不幸的境地,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幸”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青年的朋友中有一位多年躲在自己房间里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也“很想改变”自己。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一踏出房间,他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这名男子具体为什么不敢走出房间的原因我们并不知道,按照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我们会认为他小时候可能由于家庭原因,受过心灵创伤,所以才会惧怕与人交往,以致闭门不出。
但是,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了心理创伤,它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也叫作“目的论”。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那么,按照阿德勒心理学,青年的那位朋友其实是自己主动选择躲在房间里,从而得到父母和朋友的关心,而且也会受到家人格外的待遇,因为自己比较脆弱,是特殊人群。当然具体真实的原因,要看那名男子表现出这样状态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改变,意味着未知,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充满了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我们。
02
我之前教的一个学生,第一次给她上课的时候,感觉她是个挺安静的孩子,话不多,互动也比其他孩子少。记得那是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基本上每天都安排了课程,所以几天下来,便稍稍熟悉了一些。
我发现她和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分外的客气,表现出一种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后来渐渐了解到,她在家里排行老二,家庭条件一般,父母爱她的方式也多是以责备的形式给予的。
所以她在和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那种本能的自卑感还是会有的。其他孩子聊的她都不懂,也玩不到一起去,久而久之,也就变成和谁相处都是小心翼翼的样子。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发现她有些不对劲,全程都没和其他孩子说过一句话,课后我抽时间和她聊了聊。在我的引导下,她终于哭了,哭了好一会儿,把心里的压抑都给释放了出来。
她说,她一个朋友也没有,小学如此,为何到了初中依然如此......
她说,她很努力地去和其他人交朋友,可对方还是不喜欢她;她很努力的学习,可是学习成绩依然提不上去,老师也不喜欢她,父母也不理解她,总是骂她。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从她的表述中,我能够感受到她心里是埋怨的,对于父母、老师、同学,都有。其实,在她那个年纪,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得不到关爱,确实容易走极端,会归咎于家庭、学校乃至于整个社会。
但,正如阿德勒所说,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03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原因论来看,这个孩子后面可能就这样了,因为之前的环境已经对她的心灵造成了创伤,而且她有理由继续这样下去。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们几个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性格渐渐有了好转,和父母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后面还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我比较喜欢阿德勒心理学的原因在于,他强调的是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创造空间,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不论我们过去经历过什么,那些经历对我们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将以何种姿态去生活。
其实这样来思考,我们的人生会幸福很多,可能性也会更多。
二、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01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课题分为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而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一点便是,将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原则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比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那么,我们如何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例如,孩子学不学习、选什么专业、选择什么时候结婚等等,这都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因为孩子选择学习与否、选哪个专业、什么时候结婚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结果,最终的承担着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父母希望我们按照他们设想的那样去生活,于是便开始干预我们的课题,矛盾便由此产生了。这便是别人对我们的课题进行干预。
02
去年看伍绮诗的《无声告白》,特别喜欢里面的那句“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从小一直按照父母期待的样子在活,即便她自己并不是真心喜欢科学,为了能够让母亲开心,她表现出了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的样子。父亲说,莉迪亚,你要多交朋友,多参加活动,要受欢迎。
其实,是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自己想成为医生,所以将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而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因为自身的家庭原因,不一样的肤色,始终让他在工作岗位上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无法融入那个社会,所以也将希望倾注给了女儿。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了自我,在这般沉重的压力下,她该如何面对?
03
正如阿德勒所说,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分清哪些是我们的课题,哪些是他人的课题,事情便会简单很多。
当然,这也不是宣扬放任对方,忽略我们作为子女、父母或者员工的责任。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尽量以引导为主,我们做了我们该做的,剩下的该如何选择,就要看对方了。而不是我们替对方做出选择。
关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我们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根本无法左右。
三 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
书中青年和哲人的这段对话我比较喜欢:
青年:......那么,请您教教我。我怎样才能给自己无意义的人生赋予应有的意义?我还没有那样的自信!
哲人: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为什么茫然呢?那是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也就是想要选择不惧找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
......
青年:只要自己心中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
哲人: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顾浩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地方。
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当下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我们无法从现在画一条线到未来,但是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回过头,看曾经我走过的路,那些点会串成线、线会连成面。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次,此时此刻的点点滴滴,终将构成我们的将来。
所以,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只要我们记得,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人都是可以改变的。
看完《被讨厌的勇气》,感觉看待事物的维度又多了一个,内心收获了满满的喜悦。挺喜欢的一本集心理学和哲学为一体的书,推荐,希望你们看完也能被书中的某个观点温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