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九章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所以,这个一,对天,地,神,人都非常的关键。
所以,在这里,这个侯王,其实就是说的我们自己,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又在哪里?如何找到我们的那个一呢?
当然,这里的一,不是财富,不是权力,更不是什么名誉,而是让我们能够喜悦,平和的那个一,那个独一无二的一,只属于我们自己。
要想找到真正的一,成为真正的自己,必须要经历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静心
第二个步骤:喜悦平和
第三个步骤:心想事成
老子《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这是悟道的六字心法。圣人悟道都要在静中修行,而我们平常人,要觉察自己的内心,从内心的觉知中找到自己的一,也必须要先静下来。
静心就是活在当下,觉察自己的内心,通过内心的觉知重新调整自己的方向,并最终找到自己的一。
喜悦和平就是我们得一之后的当下状态,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内心充盈,不需要外在的刺激,就能感知到自己的那份喜悦,那种活在当下的自在感。
那如何心想事成呢?
《道德经》七十三章曾经是这样描述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意思就是,一切都毫不费力,都是自动被吸引而来!也就是我们得一后的那种喜悦和平的状态,自然能够吸引我们周围更多的人事物。而这在西方同样被认同,他们称之为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生命的一切发生,都是我们吸引来的,我们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所以在这之前,我们首要的一步,就是静心。
关于静心,主要是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动中静,第二种方式是定中静。如果用一句话很好的形容,定中静是小隐隐于野,动中静就是大隐隐于市。
如果我们能在繁华的闹市中,在烦乱的关系中,在世俗的名利中,依然能够心如止水,那我们的心才是真得静。
所以关于动中静,红方先生开发了一项训练内容,得一训练,俗名叫:立鸡蛋。
得一训练主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单立
第二步,双垒
第三步,三垒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单立:
一般人认为鸡蛋是立不起来的,为了突破我们固有的观念,我们先要试着单立,具体步骤是取一枚新鲜的鸡蛋,再找一个平稳的桌面,用手轻扶,寻找平衡点,最终让它能够在桌面上立住。初立者,选择桌面不要太过光滑,有一定的粗糙面,会在立的过程中,更加轻松。
单立目的是信心的初步建立,相信自己,就能做到。
双垒:
当你立起一个鸡蛋,你的信心就建立起来了,那么第二步,才是静心练习的关键环节,具体步骤是,取两枚新鲜的生鸡蛋,再取点米放在碗里用来固定鸡蛋,就可以进行训练了。具体做法是把一个鸡蛋垒在另一个鸡蛋上,站稳不掉下来就算是垒上一次,站稳后拿下来,再放上去,站稳后拿下来,再放上去……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垒鸡蛋训练。
双垒训练久了,内心平静了,一般人的心性都会变得柔和,为人处世也更加的圆融,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心静,其实就是内心强大的一种习练。做到不被外物所影响,有定力!
三垒是在两垒的基础上的难度的提高,具体做法是在二垒的基础上,再垒上一颗鸡蛋,三垒的难度加大,主要目是对自我静心高度的一种体验。当然如果两垒我们能够过五关,三垒也不在话下,三垒只是作为我们习练静心的的一个提高项,或者一个自我衡量的一种方法,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习练,在这里就不做新的要求。
启发:
想立住自己,先静心。
当我们心静了,我们才容易觉察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