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是及时止损,是给事情踩个刹车。接纳并不是认同他的做法,而是真正改变的开始。
当我还没有接纳事情的当下的真相时,就会焦虑,痛苦。
本周《答刘内重书》的学习中,第三段“内重强刚笃实,自是任道之器,然于此等处尚须与谦之从容一商量,又当有见也。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圣人之行,初不远于人情。”就告诉我们要严以律己,不断放大自己的心量,把自己的内在从杯子变成桶,变成缸,变成湖泊海洋才能宽容待人,理解,包容,接纳他人,才能真正的支持到他人。
凡事都有存在的真相,无条件的接纳是给问题按个暂停键,只有我们停下来才能静,静的时候才能生发智慧。
当我们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感觉非常有道理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吸收,践行,真正明白这些知识其中的道理之后,再去讲给别人听才会有说服力,会让人觉得您讲的这样道理值得信服。不陷入到自己的情绪和我执里,才能通情达理的去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最终达到存天理,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