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
注释:
紬[chōu]:同“抽”,阅读。
石室、金匮:都是国家藏书的地方。
天历始改:指废除以前使用的秦历,而改用太初历。
译文:
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任太史令开始阅读整理史书及国家收藏的文献,又五年后正值汉太初元年,这一年十一月初一甲子日天明冬至时,改变了历法,诸神皆受太初历。
原文: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注释:
五百岁:周公至孔子,时间不止五百年,孔子卒至太初元年只有三百七十五年,司马谈意欲继承孔子事业,继《春秋》而作史,这两句话主要表达这样一种意向,所言年岁并非确数。
译文:
太史公说:“先父说过:‘ 自周公去世后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去世后到现在五百年了,有能继承发扬前代圣贤的事业,正定《易传》,接续《春秋》,阐释《诗》《书》《礼》《乐》本义的人吗?’其意就在此时吧!就在此时吧!我又怎敢推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