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继续拆解L先生文章的第二部分,上次拆解到游戏为什么那么好玩?这次把这个游戏模式迁移到学习上面。
1)问题导向
一个具体问题,就是一个「挑战」
找到问题,思考如何去攻克它、进行尝试,并就是一个学习的「行为循环」。
2)快速反馈
学了一个知识点,就要立刻把它用起来,从应用中寻找反馈,快速迭代,这样才能获得经验
3)提炼内化
通过行为循环,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经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具,这就是一种「内生价值」。
4)认知迭代
「套路」「技巧」「操作」……为什么?因为这些并不重要,认知的更新才重要。
5)迁移应用
遇到新问题、新场景,尝试用新的经验和工具去应对,这就是「步进」
6)总结归纳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动力、步进,我们逐渐归纳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和框架,可以应对一系列问题,拔高层次,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其背后的运行逻辑,这就是「成长」
7)目标定义
「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切记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以下是我对这个模型思考
举个例子,我如果马上要考试了。需要看一本很厚的专业书,自己已经懒散了很久了,怎么能像玩游戏一样把这个事给完成了呢?
首先,我的学习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快速通过考试。我现在的条件是状态不好和书籍太厚,这就造成起步难度太大了。
既然是为了通过考试,不一定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把厚书啃完才能考试通过。那么我们第一步拆解问题,把难度降低。
具体怎么做呢
1.我们可以上网找相关资料(考纲目录,以及一些专家讲解重难点或通过考试的考试备考秘籍)理出考点的大框架和考试考题类型,这一步可以删除大量细枝末节但是会造成你的理解偏差,当然这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让你系统去掌握知识。
2.然后找到大考点分解到小考点,最好细分到一个考点能拆成一句结论式总结话语。
3.前面都是战略布局的部分,下面到了实践的部分了。我们可以把一个最小单位的考点都改成一个个问答题。
4.第一天就做3个考点记忆和大致理解(也可以一个),让后导入记忆神奇anki里面(这个软件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督促你复习),后面每天增加一点,最后到全部过完。这个过程之中你可以借助很好专业书来帮助自己理解这些知识点。最好可以给别人大致讲述一下每天学习知识,或者建个学习打卡和问答群,抱团成长相互督促。(这个过程你要考虑到考试日期问题,计划好重点知识在考前看完)
这个全过程具体其实我没实践过,可有一部分我做过(第一步我做过后面复习和打怪升级的部分我做的不是很好),因为当时不知道anki这款神器和自己没认真计划过,而且自己很多次计划不能完成,估计是没有抱团成长相互督促,向来一个单打独斗惯了。
后来看了有些大神备考大概也是这个方法,我就知道这个策略应该可行。
我的例子比较简单,不过也大致对应上面的那几个模型。
1.以问题为导向 把考点拆成一个个问答题,这就是一个个挑战。
2.快速反馈 记忆一个考点,anki上面牌就少一张,而且你也就少一分焦虑,完成一次学习打卡
3.提炼内化 这个部分可以对应到弗慢学习法,给群友解答问题或者每天对着镜子讲解所学考点,最后用自己的话。当然短期应付考试不用这样认真搞,只需对应anki复习就行了
4.认知迭代 5.迁移应用 6.总结归纳 这些部分跟这个例子没啥关系 。这部分相当于复盘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模型,遇到新的问题你如何解决以及模型之间怎么改进。
7.目标 例子里面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应付考试 你也可以有个大目标,可以是提升自我,让自己有能力帮助更多人成长
这些都是我就自己经历的一些粗浅思考,能力有限,能分享给大家一点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