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妹妹问我,为什么有人可以那么有本事,可以那么努力,老天不公平啊。然后也有妹妹给我留言,说看了我的文章,觉得天意和命运对她太残酷了。我写文章,有两个立场。第一个立场是安慰那些足够努力却得不到的人,有些人非常努力,拼尽全力,但有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希望他们放下执着与比较,得到幸福。第二个立场是鼓励那些懒惰的人,希望你们掌握命运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性格里的不足,尽人事听人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在该努力的地方努力,在不该努力的地方洒脱放手。这样,就能拥有平和的人生。但是有些骨子里有很多惰性的人偏偏觉得,一切都是宿命论,是安排好的,因为这样思考,而不愿意去努力。而一些骨子里强势的,拼尽全力的,看了这些文章偏偏要继续去拼尽全力,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争取。
所以,我很无奈啊!我以前在文章里讲过,基于每个人性格里的懦弱与勇敢,光明与黑暗,不足与长处,对一句话的理解,对一篇文章的理解,甚至是对一个人物的理解,都会大相径庭。分不出谁对谁错,只有立场罢了。
但我还是心疼你们,我始终希望我传递的是正面积极的东西。所以,在今天,是我第N次谈论命运是不是被注定好的这个话题。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引进一个物理学的概念“量子纠缠”,量子纠缠的最初定义是这样的,相隔甚远的两个物体可以瞬间影响彼此的行为(百度百科里有)。
量子力学中“纠缠”指的是多粒子的一种叠加态。以双粒子为例,一个粒子A可以处于某个物理量的叠加态,ΦA=a|0>A+b|1>A ,而 另一个粒子B也处于叠加态ΦB=c|0>B+d|1>B 。当两个粒子发生纠缠,就会形成一个双粒子的叠加态,例如:ΦAB=ad|0>A|1>B +bc|1>A|0>B。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无论两个粒子相隔多远,纠缠态都可以存在,因此量子纠缠曾经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并以此来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因为违反了他提出的“定域性”原理)。但是后来一次次实验都证实量子力学是对的,非定域的量子纠缠可以存在,定域性原理必须舍弃。【这段话引用自新浪科技对张文卓先生的采访】。
那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时空中存在两颗粒子,或者多颗粒子,无论相隔多远,这个距离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空间的,改变其中一个的状态,另一个的状态会瞬间发生改变,是立刻的。量子纠缠这个理论刚出世时,爱因斯坦嗤之以鼻,认为这是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是不可能存在的。量子纠缠意味着两颗粒子像存在心灵感应一样,一方改变了,另一方也改变了。
佛祖说过,身口意皆有因果。也就是说行为、语言、意念(想法)都可以看成粒子,行为语言意念都可以影响你的人生。你多说几句好话,多做几件好事,少有恶意的念头,多发善心,这些在此刻的你,或者这一年的你,你看不出影响了你什么,但时间一长,这些行为意念都成为了你的潜意识(记入你的阿赖耶识),自然改善了未来的你。
也就是说,未来的你,是由现在的你所塑造的。现在的你,是由过往的你所塑造的。此刻的你,在这一瞬想要努力,打算努力这个念头沉进了你的潜意识,已经影响了未来的你了。而此刻正在努力的你的状态,也已经影响了未来的你的状态。
这个改变和影响是瞬间和立刻。也就是现在你的每一个行为,无论是好的坏的,都会影响未来的你的状态。我们假设小明2012年是高一学生,把他看成一个粒子,这是时空A端的他,他不停的努力,直到2015年高三时空B端的小明考进名牌大学这个好的结果。
那么不停的努力,这个三年的努力状态是怎么来的。是由小明在在2012至2015年这3年里无数的念头和行为汇集而成的。因为他有意识要努力,结果就变成潜意识催促自己努力,然后潜意识的急躁,成为行为上看得见的努力,然后从有意识要努力那个瞬间,那一刻,就已经改变了时空B端小明的命运了。然后时空B端的小明考进大学不想努力了,放纵自己,没有好好把握4年,尽情玩乐,那么他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是2019年大学毕业的小明,也就是时空C端的小明。那么假设小明在这4年努力学习,考证获奖,那2019年时空C端的小明会有更好更理想的工作。
那么,肯定又有人要问,那命运(占星or八字)怎么体现出它的准确性的。占星和八字是决定你的想法、思考模式、意志力的。每个人刚出生,我们排除那些残疾人,正常健全的人都有努力的念头的,肯定有一闪念提醒过自己要努力的。那为什么有人去玩了,有人去享受了,有人觉得自己无能了。是因为努力就是吃苦,吃苦不是人类舒服的状态,不然古人不会说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要享乐的,没人追求吃苦吧,尤其是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谁会去享受痛苦啊!?
既然努力是一种痛苦,人的性格就会有10000种方法说服自己不要努力了。努力是无用的,努力也不会有结果,家境很好不需要努力,长辈会帮忙的我命不错等等。而真正努力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一种更高的姿态,更完整的思维模式,然后因为思维模式而培养出了意志力,因为光想努力还是不行的,得意志力和行为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