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19 诸子百家/史书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解析】
等“四书”“六经”“三传”这些重要的典籍全部读懂后,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著作,选择归纳其中的要义,记住事情的本末因果。
诸子百家中有名的五子,分别是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通晓经书和子书后,接着再读各种史书,从中考究各朝代相承的关系,了解历史兴衰的始末。
【延伸】
由于诸子百家的书籍太多,必须精心选取,只读对我们德行、学问有帮助的文章就可以了。
诸子百家的言论数不胜数,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荀子、扬子、文中子和老庄。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荀子》;扬子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著有《太经元》和《法言》;文中子是隋朝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学者,著有《元经》与《中说》;老子和庄子是道教主要代表人物,老子的著作是《道德经》,庄子的是《南华经》。
三字经 20 三皇/二帝/三王/夏朝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解析】
从伏羲氏、神农氏再到黄帝(轩辕氏),他们被后人尊称为三皇,是远古时代的帝王。
唐尧和唐虞合成“二帝”,他们谦虚礼让,将帝位传给贤者,那个时代被后人称为“太平盛世”。
夏朝的大禹,商朝的开国者商汤王,和周朝的文王、武王,合称为“三王”。
夏禹将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中国开启了父传子的世袭制度,世代相传。历经了四百多年后,夏朝灭亡了。
【延伸】
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禅让制:始于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而非自己的孩子。看来远在上古时代,中国的祖先们便以懂得“
以礼服人” 的道理,难怪中国会被称为“ 礼仪之邦“了。
三字经 21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解析】
商汤王讨伐夏桀,灭了夏朝,建立商朝。商朝存在了六百多年,到商纣王时灭亡。
周武王起兵伐纣,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朝延续八百余年,是历代王朝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周平王东迁后,法制衰落,周朝开始衰败。各诸侯互相征战,谋士、政客们奔走游说。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有五个诸侯国称霸,战国时期有七个国家争雄。
逞:显示、夸耀。 干戈:军事力量。
游说:政客以口才向掌权人提供计划。
【延伸】
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春秋时期前后称霸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号称七雄。
三字经 22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解析】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建立秦朝,可惜秦朝统治两世就被推翻,项羽刘邦争夺天下。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汉平帝时期,王莽篡权,夺取帝位。
汉光武帝起兵消灭王莽,建立东汉政权。汉朝延续400多年,到汉献帝时灭亡。
魏蜀吴三个国家争夺汉室皇权,史称“三国”。后来司马炎建立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
【延伸】从春秋战国到一统秦两汉,历史舞台登场了非常多精彩的故事与人物。这里有草根皇帝刘邦,还有乱世出帝王的刘备,有篡权汉位的王莽,也有灭掉三国的司马家族,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历史,也可拨开纷杂迷乱的事件表象,去看人性、去看人际、去看成败、去看管理……
三字经23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怠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解析】
东晋灭亡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相继更替,都城定在金陵。
与南朝同时并立的北方政权被称为“北朝”。北朝从北魏开始,后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来,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
等到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只传了一代,隋朝就灭亡了。
【延伸】
南北朝不是一个朝代的名称,而是很多朝代的统称。南北朝时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这里所指的宋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不可混淆在一起,这里的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所以也称为刘宋,刘宋统治的时间只有五十九年。
世界上最伟大的开创者,都是那些开创天下的帝王。至于那些继承祖业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能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特殊成就,其他多数总是平平凡凡。
北元魏:北魏是鲜卑族,后改北元魏。
宇文周:北周闵帝文觉。 高齐:北齐文宣帝高洋。
杨坚起兵东征西杀,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建立的隋朝仅两代就灭亡了。其原因是隋炀帝(杨广)的荒淫无道,使得他众叛亲离。由此可见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他三征高句丽也是灭国的重要原因,劳民伤财,民怨累积,各地造反。
从三字经20开始,变换了一个字体,是不是看起来更加清楚清晰大方一些了呢?
可以把文字理解为简单得符号或图形,简化得图形或图案,哪怕表示的同一个含义,它的间架结构也会影响阅读体会,这只是简简单单单从表现层面来看的字体的应用。
所以,在做汇报、PPT、海报、设计,选择一款什么样的字体,确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