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和肚子里正在成长的你说点什么,却总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或者要说什么,但是就是想和你说说话,那就只能随便聊聊了。
这个社会太大,和你说的太多你也不会知道,这么小的年纪,慢慢的成长便会教会你很多的东西,当妈妈的我能教给你的也许只是认真的生活,其他都是次品。
每天打开新闻,总是可以看到一些妈妈从小就开始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些计划,三岁开始跆拳道,四岁接触钢琴,五岁开始学习一年级文化等等。教育理念就是那句商家打了好多年的口号: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电视上的综艺节目,三四岁的小孩都出来参加比赛,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几秒内把凌乱的魔方拼凑好;只要给字就知道在新华字典的那一页;圆周率可以背到小数点后几百位甚至是上千位等等,每个台下的观众看着这些都惊讶不已,都疯狂的叫着这些孩子是天才、神童。
这些被称为神童的孩子真的就是神童吗?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才会知道。但是在新闻每天更新超速的时代,新一轮的神童早就忘记了那些孩子是谁吧!
这些孩子长大后,望着自己被塞满的童年能想起的是什么呢?快乐还是痛苦?我不知道,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神童站出来回望过他们的童年时代。
他们一味的往前走,一味的迎合着这个社会的需求,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不让小时候称赞自己的叔叔阿姨失望,努力的靠近所谓的成功彼岸。
其实这也是我的一种猜测,毕竟我没有那样的生活体会,也没有采访过任何一个这种成功案例的神童。不过倒真的挺想采访一个这样的人。
我的人生是我从跌跌倒倒中摸索过来的,爸爸妈妈都是朴实的农民,爸爸话少,妈妈话多。
妈妈和其他的农村妇女没什么不一样,喜欢和他们坐在一起说东家长西家短,但是从来都不让我这样。妈妈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我只是偶尔的想要抱怨几句乘机附和几句而已,没有什么文化,说不出什么高雅的话,只能在这里闲聊,但是我从来不说坏话,只是说说八卦。
爸爸和其他的男人一样,吃苦耐劳,把所有的压力都藏在心里。我以为爸爸一直就这样下去。可是不是,家里的所有钱都来在爸爸,但他只把一点点钱留给自己的梦想。五年,五年的时间爸爸攒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其实都知道摩托车不贵,四五千块钱,有时候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就够了,但是爸爸攒了五年。
爸爸妈妈从小没有给我什么优越的条件,但是我也是吃喝不愁。没有逼着去学习任何的东西,却一直教我最真实的品质。妈妈说,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爸爸说,积攒的力量很伟大,可以实现梦想。
我一路就这样走来,回望童年,我觉得我很快乐。进入社会,我没有沦陷成为小人,没有学在别人的背后放冷箭,没有忘记积攒的力量,没有急于成长成功的人。
我在社会上很平庸,可我的内心知道这是暂时的,我需要的是厚积薄发。
我不想给你的成长设定任何的东西,只要你喜欢去学习就好,我给你足够的选择权,但是我会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及时的修正那些不好的品质,如果我不确定那是不是好的品质,我会去问你的外公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