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自从进入八月以来,真真是少有的凉爽,甚至可以用“冷”来表示眼下的气温——今天早上,我就是被冻醒的,提前在闹钟响起之前睁开了眼睛。
下午下班前,不少同事就套上了春秋版的工装回家。我也是硬挺着,依旧是短袖的T恤,迈开大步行走在细雨霏霏的马路上。就在早上出门前,我还犹豫着是否要穿件长袖衬衫呢。
南京的天气虽凉,整个城市的“热度”却异常高涨。虽然仅仅是一个外界并不太关注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南京市对于此次盛会是格外的重视,毕竟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运动会,是一个展示南京城市风貌、宣传南京形象的绝好机会。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区级行政单位组织的会议,会上就传达出了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将会有总书记出席,闭幕式会有总理参加的消息,进而将青奥会的举办提升到了最高的级别。当时,那位做总结发言的局长大有出了事情自己要掉脑袋的感叹。
在此次会议上还获悉,南京生产某国际品牌碳酸饮料的那家公司有公安驻厂,对于每一位在岗员工进行审查,每天还要观察其状态。质监局对于每一批生产的产品都要封存检验,绝不放过一件不合格品。
市民对于此次青奥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支持的一方认为,青奥会促进了南京城市的建设,尤其是江北地区,如果不是青奥会,地铁和快速通道的建设不可能那样快。反对的一方认为,“扰民”,劳民伤财。后者代表了主城区市民的意见,因为青奥会的召开,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被搅乱了。
现在身处南京,你会看到城市中散布着无数的佩戴红袖标的安全志愿者(不是无偿服务者),所有的公交车司机也都佩戴红袖标,成了维护城市安全的一分子。
虽然街头的安全志愿者不少是在低头看手机,但我认为,这至少会给那些有坏企图的家伙以巨大的社会压力。
昨天,因为晚间有开幕式彩排,河西地区不少地方进行了交通管制,我乘坐的公司班车无法按原线路行驶,我只好半途下车,乘地铁回家。对此,我表示出了理解。如果不进行临时管制,我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拥堵。
如果不是青奥会,消失一年多的“黄埔路”路牌不可能在上个月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如果不是青奥会,现在我可能还在渣土车的轰鸣声中写日志。
……
个人认为,眼下的不便都是暂时的,虽然我不太关注这个青奥会,能有让世界知道南京的机会却是不多的。
虽然前来参会的运动员还是孩子,让他们从少年时候就知道南京,对于南京的将来肯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明天,尚处于三伏天的南京最低温度21℃,今晚我可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呀!
2014-08-13 22:15: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