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注我的动态以及公众号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从杭州搬到了大理。从决定到行动,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的时间,其实是为离开杭州做准备。而来到大理的10天,是为了融入这座城市做准备。
经过10天的感受,我发现了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相,“我不喜欢改变”。要看见且承认这一点,真的很难。也许正是因为我不喜欢改变,才在这10天里,有这么多的情绪波动。
当我来到一座新的城市,面对未知与变化,我的第一反应是抗拒。这种抗拒的表现,不是拒绝当地的人、食物、风景等,这些我都很喜欢。而是以另一种执念的方式呈现,我也是昨天才意识到。
01.在大理找房子
到大理生活,不是以游客的身份出现,所以我的第一要务是找房子,执念也在于此。找地方住,很简单。我刚到大理,入住的猫三客栈,便可以长住一个月。很多在大理的人,会优先选择长住在民宿中,相对省事。
而我想找一个可以长住的房子租住。一方面节省开销,比民宿便宜;另一方面,有一个临时且私人的家。带着这种想法,我开始各种托朋友帮忙介绍,打听是否有朋友有空房,是否有认识的人有空房,如何在大理租房等。
我刷豆瓣的“大理租房”小组,看到合适的房子,便去看。很多照片,到了现场会发现,变成了照骗。也有不错的房子,但价格开得高过了当地的市场价,也高过了我的心理预期。
也有托朋友的朋友,看房的时候被PUA,才有了我的那篇文章:最近我被PUA了!。其实,总体看下来,当时看的房子,属于中上等。只是人的因素,太难受了。
我还根据朋友的介绍,去苍山脚下的三文笔村看房。我先去村里的小卖部、诊所询问,一个读大学的本地小姑娘,陪着我看了她家的老房子。房子很破旧,但我们一路走过去聊得挺开心,路边的景色也好看。
小姑娘说,本地的村民,不太会在门上挂房屋出租的信息,如果我真的想找房子,可以试着挨家挨户地敲门问问。这对我来说,还真挺难的。
问了几家开了门的村民,都不租房。又问了路过的一看就是外地人的小伙子,也无果。看到村子里的电线杆上,贴着最原始的租房广告,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一一打过去,约看房。
看房时,发现大理的很多村子都住了很多的外地人。一栋3-4层的农民自建房,除了1楼自住外,往往2-4楼都租出去了。这给我一种群租的感觉,心里很别扭。
后来,看到了一户一楼的2室一厅的空房,还有厨房和院子。本来觉得挺安静的,也许适合我。可是,房东阿姨希望年付,贫穷的我落下了伤心的眼泪。我的手机没电自动关机后,房东阿姨骑着电瓶车把我送回了古城。
我还听民宿老板娘的一位朋友介绍,跑到了离大理古城20多公里远的喜洲外的村子里,去看房。大片的田地,闻起来香甜的不得了。
这是一个院子,一个打扮地有点波西米亚风的帅气女孩住在里面,她相当于二房东。3层的房屋,看起来非常的空,缺少人气。
一楼放着她收得一些本地的老家具,还有她的木工工具,看起来像一个作坊。二楼是我要去看的房子,一个两室的套间,没有太阳,看起来很阴冷。一个房子配阳台,没有卫生间,住着一只猫,房间里混杂着猫、猫尿和猫屎的味道。还剩一个可以遥看洱海的房间,是她现在住的,这是我唯一觉得还不错的。
回到一楼的院子里,我蹲在门口,和她磨价格。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喜欢这里的房子,只是田地闻起来太香甜可口了。而且我已经受够了找房,心里总觉得安定不下来,非常地纠结。磨了一个小时,降了100块。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搬。
回去后,在猫三那儿蹭了一顿晚饭,谈到我找的房子。她说贵了,离古城太远了。问我是否想好,是要住在古城旁边,还是去离古城很远的村子里。我又开始犹豫不决,觉得她说得很对。
感觉自己每一天出去找房,看到一间房子时,便会劝自己,先将就一下,住着呗。事实上,我并不喜欢这些房子,总有一两处或好几处不满意。所以,每次回到了民宿,和朋友一讨论,便会反悔,不想租了。心里好像拧着一股别扭的劲儿,哪儿哪儿不对。
幸运的是,经过猫三朋友介绍,我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房子。这个姐姐先搬来了,民宿离她3点几公里,我便带着狗走路看房。路上大片的田地,走到村里,感觉很安静。
这是一栋3层新建的自住房,房间很新很干净,只有这个姐姐一人住在3楼。1-2楼,是房东一家三口住着,房东张姐在一楼开理发店。
房东夫妻俩看起来很老实,尤其是张姐,眉眼太像我妈妈了,这种巧合很奇妙。就这样,我当天就搬来了这个临时的小窝。
02.对家的执念与期望
我住的村子,一面是苍山,一面是洱海。每天步行5-10分钟,就可以到村里的卖菜点,也有好吃便宜的早点铺,8元的米线和2元的粑粑都很好吃。这两天,我都是走到洱海去散步,早上去,晚上去,有时下午也去。
当我终于有一种安定的感觉后,我开始有精力觉察这股执念了。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执着于脑子中的那些画面,执着于内心的欲望,却暂时无法实现的一种拧巴感。像是我想要一个院子,可是我暂时没有钱去租一个院子,那么,我便处于一种很痛苦的状态中。
这种状态,让我看到了两个事实。一是我对于家的执念,或者说是我对于家的期望。我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无论在哪个国家或是哪个城市。
为什么一定要是一个人的家呢?通过民宿的几天生活以及现在住的感觉,我早已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了。对于与他人一起生活的方式,很不适应,好像是私人空间的被侵入。
但这次的看见,是好事。其实,我需要与他人一起生活,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加地敞开自己,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二是我开始合理地考虑金钱的支出。看过我的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曾提过,自己对于金钱有很多的卡点与恐惧,和金钱的关系并不好。我曾经可以任性地提前消费,只是为了宣泄。而现在,即使到了大理,我开始考虑花多少钱租房,考虑自己的债务问题。虽然,现状仍然不佳,至少我已经看见,看见便是改变的开始。
03.看到更多人的家
在融入新城市、适应新的生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适应、不舒服,看到了自己不愿意改变,更看到了我对家的期望。在找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看到了他们的家的现状。
我想,也许这是一个机会,是为了让我看到更多人的家,看到他们的真实状态。也让我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当地人的家中,去理解这个村、这座城市的家是什么样的?
因为我是整理师,我一直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看到另一种美好的家的形式。如何去看到与创造自己的家,前提先是看到他们吧。伴随着看到他们的同时,才能知道他们想要的家吧!
我是Yoki,教人生活减负的整理师,我以自己的生活来实践,寻找每个人心目中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