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
【内容提示】
PART ONE 从倾听开始,全力以赴地沟通
01 先听再说:画好三个框,沟通不用慌
阅读关注:
l 你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是怎么抓信息重点的?
l 你能分清说话人传达的情绪、事实和期待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l 请你回忆一下,领导给你安排任务时,你们是怎么对话的?
***********************************************
问题:
001 什么是结构化倾听,我们在平时的沟通中应该关注哪几方面 ?
结构化倾听,是指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后,要习惯性地在头脑里画三个框: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诸如“总是”“经常”等情绪路标词来识别,然后先把不好的情绪降下来,才会有沟通的基础;事实是表达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可借助4W还原事实;期待是对方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需要结合情绪和事实来判断。
002 什么是反向叙述?如何进行反向叙述?
反向叙述是在接收到对方信息时,根据自己理解的逻辑,重新描述结构化的信息与对方确认。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是排雷,也就是响应情绪,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然后迅速和对方确认事实,补充更多的事实;第三步是明确行动,把对方的期待转化为实践性很强的行动方案,让对方放心的过程。
003 请举一个你见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结构化倾听的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并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比如有人跟你埋怨最近老板要求太多,要做的事儿都忙不过来了,失败的对策可能是维护老板,认为多做这些事儿是员工应该做的等待。但如果先安抚对方的情绪,肯定最近确实太忙,首先能够获得对方的共情,然后说明最近忙一些,忙哪些事儿,付出的较多,然后说明可能后面会轻松一些或者能够赚更多的money等,使对方对未来有期待,有动力完成当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