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用了比较多的APP,基本每个都有不同用途,简书可以用来谈生活感受,写小故事,当然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专业,聊点实惠的东西。
申明一下,我不是什么大咖,只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如果有法律需求,最好直接联系我(当然:这个真的可以有)。直奔主题吧。
关于初创期的公司,除了注册时考虑税务筹划,利好政策的争取,至少还需要关注两方便内容:一是团队的可塑性,如何打造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有力团队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二是如何平衡原始股。至于第一个问题,实在没有什么可讲,因为创业者千千万万,最终成功者实在寥寥无几,和团队建设不无关系。第二问题就比较有意思了。
创业需要团队领导,一个具有强大人格魅力的老板,强大到让大家可以心悦诚服地跟着肝脑涂地,我们可以用王小波笔下的王二老大哥称呼他(或者她吧)。
第一种,老大哥人很好,说咱们创世合伙人分分股权,每个人在公司有权益,和公司成为利息共同体,一起创业,一起成长,大家一看有利益因素,也都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干。这是一种,但股权怎么分?后面分析。
另一种,老大哥心想公司是我的,初期投资都是我掏的,团队其他成员都是打工的,该干嘛干嘛,看似顺理成章。但问题的关键是初创期的公司大多资金紧张,制度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福利待遇没有优势。于是问题来了,现实那么骨感,大家凭啥跟着老大哥死气白咧地玩情怀?所以这种情形长不了,初创的公司没有雄厚的资产,甚至连完整的业务链条,开展业务基本的要素都不一定具备,说句实在的,只有人,只有留住了人,留住了几个愿意跟着老大哥全心全意为公司明天打拼的人,公司才有希望。
于是,第二种公司活不了。当然,还有一种老板资金实力强,可以花血本砸钱,也是有可能创业成功,但走第二种路线的也着实不多。所以,最终就落到了第一种路径上,老大哥愿意和团队成员分享原始股,愿意和大家同甘共苦,希望将公司做大做强。在此前提下,才涉及股权怎么分的问题。
原始股:怎么分?《公司法》规定公司运营一般事项需经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初创一般都是有限公司或合伙企业,但为了以后上市融资还是选择公司形式吧)同意方为有效,重大事项需要经过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方为有效。这是股权设置第一考虑要素。前期,整个团队可能齐心协力,而且公司价值有限甚至净资产为负,所以持股比例不是很重要。但是,假设公司做的好,公司估值不断提升,公司价值越来越好,那么持股比例就很重要了。而且,公司发展必然碰到各种问题,可能会碰到发展瓶颈,关键时候需要有人能够控制公司发展方向。比如后期是否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PE或VC)等,就需要有一个控股股东,一个公司的掌舵人。
那么,持股多少才能成为掌舵人呢?一般来讲,初创期的公司也就三五个创始人。黄金持股比例是老大哥持股51%-65%,其他创世合伙人每人持股10%左右,预留10%左右的股权作为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储备。也可以预留10%左右的股份作为后期财务投资者进入的储备股,先约定由其中一个股东代持,当然也可以不留,后期财务投资者进入时直接增资扩股即可。
那么,以上持股比例在引进两到三轮的财务投资后,截止上市或者挂牌可能会被稀释40%左右甚至更多,但仍然能保持原始创始人的控股地位。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其他初始创始人没有那么可靠的话,老大哥最好直接持股超过67%,这样可以保持绝对控制公司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管理困境。一般来讲,财务投资人不会谋求控股权,到后期引进财务投资人时通过股权转让而非增资扩股来引入,当然也可以同时采取。
最坏的持股比例是什么呢?当然是平均持股了,因为平均持股最容易造成治理僵局,当然后期对接资本市场的时候律师或财务顾问也会强烈建议对公司持股比例进行调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原始股东一定要爱惜自己的原始股,虽然一开始不值钱,但是如果公司终有一日上市,原始股可就是让你成为亿万富翁的唯一途径。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之一是,公司上市了,创始股东的原始股被消耗或稀释到极低的比例,那就正好应了那句话:你把饭吃饭了别人的肚子里,养大成人的孩子是别人的啊!
先写到这里,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