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一个群里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群是一个很乐于分享的小仙女所创,建群的初衷是分享一些经验和共同成长的方法论。会被吸引进群是因为姑娘分享的第一期内容是“如何发现你自己的才能点”。
事情的主要人物是男生A和男生B。A进群的时候这个主题的分享已经结束,他先是给自己的产品来了一波硬广,接着又提问说“群主给我说下如何找到你的才能点”?
私以为群聊到这里已经出现了比较尴尬的点,但鉴于微信聊天的文字在不同人的角度可能理解的语境不同,群主还是很温和地分享了主题下的思维导图以供学习参考。
但是没想到A接下来的一系列言论,都让作为旁观者的我感觉到了不断流动的尴尬。
导火索是群里一个妹子分享了一篇自己公众号送书的文章求交流,她疑惑为什么每次送书的活动粉丝的参与度并不高(妹子是纯分享性质的自己掏腰包送书)。于是一番杂七杂八的问答,引出了一直在群里的男生B。他反复强调的观点就是“大家不喜欢书,喜欢钱”,让这个妹子拉一个粉丝群,以平均每人两块钱的基数发红包。
看到这里我很震惊——真不知道这两位进来的初衷是什么了。这时候A又说了一句“那你送我一本呗,让我也陶冶陶冶情操”。妹子很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表示“虽然两位的话并不好听,但是会思考下两位的建议”。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价值观让B还在继续标榜自己的话是“忠言”,才会不好听。甚至于和A开始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乃至商业互吹(当然也有可能他们的确在真诚地赞赏对方)。
现在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一堆群聊,有些群寂静无声,只有在小游戏需要“复活”、买东西需要拼单、或者自己的娃需要投票点赞诸如此类的情况下才会被想起;有些群热热闹闹,每天都有聊不完的生活、八卦、追剧等等话题;也有些群集合了努力向上的中二青年们,希望自己能多努力一点、多进步一点。随之而来的很多奇奇怪怪惹人讨厌的状况就会时不时地出现。上述便是其中一种。
事情的后来,群主姑娘看到以后,诚恳地编辑了一段话请这两位男生出了群,也给了热衷送书福利活动的姑娘鼓励和肯定。
我想,分享的乐趣在于相互间的交流,而这交流应该是在肯定对方优点的基础上对其不足之处温和地提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议以求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如果盲目地把对方的诚恳讨教当作自己可以无底线的“尚方宝剑”,未免有些不厚道了。
我们能给出的建议也仅是希望对方下次能作为参照考虑进去,而不是用不太恰当的言词妄图强加于人、让人感觉不适还理直气壮地不自知。
就像我们向往自由、讨厌被束缚,但大多数放肆的时候应该是在不影响他人的尺度内窃喜于自己的小确幸。
呐~我在这里等你,期待你我更多的交流,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