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是人类需要被纠偏,显而易见是一篇议论文,为不偏离主旨,便没必要延申教育方面的探讨。
我身边有很多教育从业者。他们偶尔谈论国内教育,从不否认教育的伟大与重要性,至于局限性、滞后性等话题,也是逐渐进入我的认知中。
至于纠偏,“偏”的原因是教育环境、成长环境、甚至是归结于基因排序。“纠”的方式,可为引导、强制、甚至是扼杀。
人类已经逐步偏离了航线,这所谓的航线,在我看来,即是传统,是公序良俗。迫使船帆偏离的这股妖风,就是人类过度追寻的自由意志(这里所谓的自由意志已经完全偏离)。
自由意志其实是一种心理能力,一种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愿望自由地进行选择,并对这种选择和选择的结果负责的能力。
这里包括三个关键词:真实愿望、自由选择、承担责任,三者缺一不可,而承担责任最重要,不能承担责任,或者没有责任意识,就不能叫自由,只能叫放任。同时,这个人的行为也不能叫自由选择,只能叫任性、随便、瞎胡闹。这就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真实愿望),不要什么(自由选择),能干什么(承担责任),也就是说,人类必须先了解自己,拥有自我意识。
何为自我意识?不仅知道自己是谁(通过思维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更是能把自己看作别人(把自我作对象来看待),俗称换位思考能力。真正的自由意志应当以自我意识为前提,否则就是破坏公序良俗。因为群居动物之间,任何行为都可以形成传递、误导、怂恿,直至最终将非主流变成主流。
“放任意志”正在侵蚀人类,正在引导世界走向一个巨大的深坑。
这里不得不提到LGTB群体:Lesbians、Gays、Bisexuals与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词。
我本人在加拿大待了四年,见过LGBT代表的每一个群体,其中还有我要好的朋友,我们之间存在深深的友谊。网络上非LGBT群体已经脑中已经开始浮现诸如:理解、接受、怜悯等一系列甚至更莫名其妙的词汇。于我而言,这类群体不需要接受这样鄙夷的目光,他们中每一位都是正常人,思想境界、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也许远在同龄人之上。他们可以不带标签自由的活下去,自由地成为想成为的角色,当然,他们需明白何为真正的自由意志。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认知能力是从0开始逐步上升的,有的人会平稳提升,而有的人则会比较缓慢,甚至认知出现偏离、停滞等现象,这个时候的人类是需要被施以援手的,需要被纠偏的,纠的方式前文有提到:引导、强制、扼杀。
例如在孩童对自己性别认知模糊的时候,应该主动引导。
例如在成年人在对自己的某取向产生猎奇心理的时候,应该强制。
例如公众人物公开宣扬反传统损公序良俗的言论时,应当被扼杀。
现在已经不提倡纠正孩童的左右撇子了,因为左右惯用手并不影响自己,也不影响他人,更不会影响生活。但是不当的言论,会直接影响到认知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他们很健康,他们没有错,他们只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纠正。然而,对于引导与强制的纠偏手段都不可逆转时,我们不应当放弃,不应当责怪,我们最后当然也会给与相应的尊重。
世界是多样化的,具有包容性的,但不能因此陷入认知混乱,认知混乱会导致放任意志的猖獗。
说到教育问题,无论中式教育还是西式教育,都存在一定的优劣。
人类在教育的洪流之中,便宛如迁徙的羚羊,其过程不可谓不凶险,会有走在最前面仰首阔步的,也会有中途体力不支被淘汰的,更有迷了道找不到南北的。作为清醒的人类,我们应该学会纠偏,做一个合格的牧羊人,尽可能帮助最后方的羊群,驱赶它们走正确的路,保护它们不被凶兽咬死,最后带领尽可能多的羊群抵达目的地,我们避免不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但应该努力保护每一只尚有机会走到最后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