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时,经常写东西,就一言不合的写"无题"作为标题,今晚一边处理工作一边想标题,想来想去,干脆无题。
临下班的时候,特意在网上找了一篇题目为《看花》的文章,我随手输入去找的,出来的结果竟然是朱自清的经典之作,复制打印带回家。
最近工作的粘稠度太浓,干脆找些喜欢的文字来调节下。
新年的工作比我意料中要忙碌,棘手很多。还夹杂着各种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且工作的成效呈不乐观的态势发展。我即便表面上淡定,内心也有一定的着急。
即便不是特别着急,心里有事,手中好像忙不完的活,还是让人觉得特别不舒展。刚刚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人会越来越沉默,因为表达在喜欢人面前,会越来越廉价;在不喜欢的人前,却会越来越不屑。而这种沉默不是故作深沉,也不是自我放逐,而是内心里有了自己的风景光。
我大概感觉自己现在的状态如此。不太爱表达关于这些让人操心事情,也不爱去描述那些不太平静的情绪。也许是因为自己确实年长了,知道很多事叨唠再多,也是自己在跋涉前行,说话的力气不如拿来想办法解决事情;也也许,我一直都认为,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也不知道从几时起,遇到事情遇到处理,总是习惯性的将每一个选择背后最坏的结果。每次这么假设后,自己反倒处理起来异常简单容易,因为最坏的结果我已经考虑了,并且能接受,那顾忌就少了太多。
今晚翻了下自己的微博,发现自己2017年关注最多的就是几个公众事件的维权。有时候并不是我去操心。其实偶尔还是挺羡慕一些满足于过着小日子的朋友。他们的微博微信里只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日常,生活,心情,生意,再无其他,洁癖到令人羡慕他们的世界很洁净。
我做不到,大概是我自小的成长经历,也大概因为我是家中长女,有天然要保护家人的本色。所有出现的事件,我本能得就会做预案,如果是自己如何处理。后来我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后,明白了这叫共情。我无法对同为人,同为生物的大千世界里发生的事无动于衷,却也做不到挥着翅膀去拯救世界,但我愿意去关注,学习,将自己的视角和能量尽量扩散到力所能及。
记得自己想给2018的话就是"将自己得最擅长的事发挥到最大",我想共情也是我一个长处吧。突然想到,我在处理很多重要而棘手的人事时,是不是也可以将这发挥出来?
从小妈妈就不允许我们动不动喊苦喊累,以至于现在也是,即便工作几近停滞,我还是觉得最坏时候并没有到,而且可能并不回来。不过在这个不长不短的时间里每天要高度集中精力去处理事情,给了人种种心理暗示和畏难情绪。
想想,这么多年了,还是有畏难情绪,不禁羞愧。虽然懒惰是人之天性,但还是觉得赧然。无题到点,也许明天就是好的开始了。
无戒挑战营365第5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