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看得明白这一条的人或者公司不多。(段永平 2022-10-8)
卖得多就给得便宜的办法,是对销售非常短视和初级的理解。尽管很多大公司也这么做。(段永平 2010-7-6)
销售工作有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道”,销售也有。
销售做得好,本质是效率高,同样时间卖出更多产品,业绩好源于复利。
复利是做一件事后续有N份回报,所以效率高。从零开始做销售,3个方法让你轻松入门。
1 想象练习效率高
朋友说:“做销售是吃'开口饭',要拜访客户,识人脸色,上海话是'会看山水',复杂来,好难。”
销售靠沟通。拜访演示,推动进展、签单回款,离不开说话。再进一步,离不开提问。你的产品是否匹配?客户是否有需求?客户是否有足够的权限和资源?提问带来订单。
吃“开口饭”可学可改善。拜访客户开场白、结束语都有规律。比如,告别时相约下一步:谈恋爱需要递进,客户沟通也需要递进。
从拜访到成交,产品销售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里程碑事件。比如,引发兴趣、测试验证、提交方案,疑议沟通,签单回款。每次和客户会面都要往下一个里程碑方向推进。
磨刀不误砍柴功。好公司重视培训,好销售重视学习。想象练习可以帮你吃开口饭。“想过一遍等于做过一遍”,我听到这句话是在胡君辰老师的人力资源课堂上,如醍醐灌顶。
美国《研究季刊》做过报道: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每天去操场练习投篮20分钟,顺其自然。第二组只在第一天练习20分钟,之后不再练习。第三组只在第一天去操场练习20分钟,之后每天用20分钟想象投篮,并在想象中纠正第一天的失误。20天后,第二组无进步;第一组进球率增加24%,第三组进球率增加26%。想象的力量哈。
20几年前我学开车的经历也是如此。当时6个学员一辆皮卡,一周学车一天,一天练不了一个小时。第一次上路开得歪歪扭扭,被教练骂。回家之后坐在椅子上,想象自己在开车:起步、换档、上路…… 每天想象练习几分钟。下周去驾校上路的时候,操作顺手开得平稳,教练很惊讶,他问你自己开车练习上路了吗?进步和第一次相比非常大。
销售拜访前,想象几遍完整过程,开场白...提问....倾听...提问...结束语...,在脑子里过几遍。拜访结束后,回想在哪个环节需要如何改进,再想象练习几遍。想过一遍等于做过一遍。想过N遍带来质的提高。
2 一致性建立信任
和朋友聊到信任有复利,带来N次收益:
信任帮你拿到新订单。前老板项目经理出身,他的名言:第一单是销售拿下,第二单往往是项目经理拿下,原因就是项目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信任。
信任提高效率。有朋友是OPPO、vivo的长期供应商,员工两位数,年营收十几个亿,是我见过效率最高的贸易公司。
信任带来新客户。老客户是你的宣传者。在前东家,我们和某时装品牌的全国门店升级项目,就是一位老朋友带来的机会。
朋友犀利发问:你说的是从1到N,从0到1呢?零起点如何获得信任?
回答:一致性建立信任。
人都厌恶风险。风险就是不确定性。一致性消除了不确定性,也就消除了风险。连续多次一致产生信任。
质量本质是一致性。不同批次质量相同;经过运输颠簸交付到客户手中,质量相同;经过春夏秋冬,使用体验相同;跌落捡起来,照样使用……有一致性,客户就会信任。
实事求是有一致性。OPPO充电5分钟,通话1小时,是真实描述。描述产品时,销售往往倾向夸大优点,掩盖缺点,这是认知盲区。产品销售给适合的客户,而不是勉强将就的客户。换位思考,作为消费者,什么情况下你会推荐给朋友?一定是达到甚至超过你预期的产品。将就的产品,你只会告诉朋友不要上当。
按时交付是一致性。20几年前圣泉集团是我服务的客户,听到过这个故事:大连客户采购了一桶呋喃树脂,铁路发货最经济但时间来不及,圣泉用专车送货,跋涉一千多公里运费远高于利润,但客户按时收到货物,信任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如今圣泉集团全球最大的呋喃树脂、酚醛树脂生产商。
信守承诺是一致性。Talk is cheap, 做到不容易。Everything has a price, 信任有代价。阿段说,只有当你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才知道你是不是个守信誉的人。“讲”信誉谁都会,但当需要“守”信誉的时候很多人就不行了。
步步高曾做过生活电器,有赠品是不锈钢锅,后来步步高按照欧盟健康标准检查,发现达不到,就把这批赠品召回了。和赠品供应商签合同时,并未要求欧盟健康标准,步步高全款支付给了供应商。尽管符合国家标准,尽管别的品牌赠品也是同样的锅,步步高还是把上千万库存报废了。
小技巧:和客户打交道时,做出承诺并且每次按时实现,三次之后,客户会认为这个销售比较靠谱。原理和去银行借款建立信用相似,没有信用记录是一张白纸,有过按时还款,就有信用记录了。拜访客户承诺发给他资料,务必在承诺时间之内发出。
题外话,自己滴酒不沾,面对所有客户一致。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就没人劝酒了,也是一种信任。
3 独立思考打破常规
常规有适用场景,范围扩大就错了。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常规未必适合你。王兴讲,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罗素说得更狠: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独立思考稀缺,打破常规稀缺,做正确事的人稀缺。物以稀为贵,你有,就是竞争力。
不赊销,是独立思考打破常规的做法。表面看解决欠款节省时间。深层次看,不赊销倒逼自己筛选客户,改善产品服务。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两种事情要做: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不赊销倒逼自己做正确的事,从原点上解决问题。营销是找对客户,创新是改善产品服务。
大小客户一个价,是段永平独立思考打破常规的决策。合理的统一定价有复利作用。我想过很久,商业的本质是效率。童叟无欺的一口价效率最高。价格政策避免博弈,节省时间干正事,日积月累差异巨大。
一个价有公平性,大客户卖的多,利润总和自然高,不吃亏。定价本质需要合理。一个价倒逼公司合理定价,发现错误马上改正。阿段讲,定价,就是你给客户带来价值的一部分,跟客户和价值都有关。
不投标不比稿,是华与华公司独立思考打破常规的结果。华与华于2002年7月8日由华杉与弟弟华楠在广州创办,2003年12月23日迁往上海,是营销咨询领域一股清流。每次看华杉微博都感到他独立思考有深度,和阿段相似。
公司资源永远有限,咨询公司投标比稿浪费大量时间。获得新客户最佳方式是服务好现有客户。华与华坚持“悦近来远,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是适合自己的系统做法。其实适合更多公司,如果这样做,创业公司九死一生的比例可能会改写,生的比例提高。
题外话,段永平的网易博客有个规则:博友在23小时内只能发言一次,犯规会被删除博友。他的博客下面有价值的回复就多,和其它博客差异明显。
打破常规是形式,本质是根据自己情况,界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不做什么和戒律一样重要。
商业的本质是效率。销售中有复利的做法,是用正确方法做正确的事情,长期提高效率。
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常道是各行各业的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可能是这个行业离道最近的人。
不仅销售,不仅投资,任何领域独立思考都能找到正确方法。前文我们讲过,起点高低没那么重要。做正确的事,可以入门,可以离道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