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6)}应该说我在县政府办当干事胜任了工作,组织上在荣誉上、物质上都给了我肯定和褒奖。
首先我当县劳模好神气。每年一度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县里的最高荣誉,我在县政府办公室的三个年度有两年我都被推举为先进个人参加表彰大会。那时参加全县劳模大会的劳模,都要以乡镇、以系统为单位,先到县招待所报到排队,然后带上光荣的大红纸花,由局委办领导在前面带队,从招待所慢慢步行到大会会场县影剧院,外围有中小学生组成的欢迎队伍,街道两侧都是看热闹的市民,会场门口锣鼓喧天,县里四套班子领导会列队鼓掌欢迎劳模入场。门外的大彩虹门会写着“向劳模同志们学习、向劳模同志们致敬”的红底黄字的大幅门旗标语。在这种氛围中,每个劳动模范心里都特别有荣誉感。当年的县劳模机关干部叫先进工作者,没有奖品,只有证书一本,但大家都特别珍惜和看重,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含金量是比较高的。
在表彰大会上县乡村三级干部上千人坐满影剧院,十分庄重的宣读名单,十分庄重的上台领证书合影。来自老家的村支书乡党委书记我都很熟悉,我认识的领导、同事都给我赞许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特别是我们村支书回村后还专门对我爹夸我在县里工作受表扬戴红花,我爹妈对我在县里的工作也放下了心,我回家后他们反复说人家对咱好,咱就要好好去做营生,不要怕吃苦,等等。更励志的是,我还被团县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也是在大会上发证书,念倡议书,照相合影。这些荣誉是对我的肯定和褒奖,增强了我工作的自信心,也在我的工作圈营造出了肯定积极的氛围。
其次,我很快成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党政机关工作政治面貌是党员还是群众很重要,在当年的党政机关就有人因家庭成份等多种原因迟迟入不了党而无法进步的事例。上世纪八十年代入党仍然是一件很受考验的事情,象一般单位,好几年才可能给一个指标,而我们县政府办则每年都会给一个名额,因为是县政府的首脑机关。我去的第一年底,闫主任悄悄告诉我:“从工作实绩来讲,也应该考虑你,但一来你的时间短,另外,咱们还有一个秘书,应优先给人家解决,明年一定给你,你抓紧写一份入党申请书。”我听了就很感动,因为这事我当时想都没有敢想。第二年底,闫、任两位主任就和县直机关党委的张书记商量,给我解决入党问题,他们说“要在新年前,党员是讲党龄的,迟早很重要,给年轻人早点解决,早进步!”。先是召开支部大会确定我为入党积极分子,闫主任、段秘书主动当我的培养人和入党介绍人,并履行了相关程序。 当年入党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调查材料。闫主任任主任段秘书就对我说:“时间挺紧,你自己回村把你爹妈、老爷娘舅的情况分别打个证明就行。”那时候入党提干外调很重要,让谁去打材料也大有讲究,曾经有不少人就因为材料没有打好而搁浅,领导让我自己去打自己的证明是对我莫大的信任和看好。十二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自己和税务局的陈局长说明情况借用了他的双排座小汽车,办公室小卫和我一起回村打证明。前些天下了一场大雪,车去我们村一路顺利,证明也顺利取到,去离我家五里远的我舅舅村,车在离村还有一段路的地方陷入雪坑,无法前进,小卫和司机就说“小郭,你自己去取证明吧,推车也需到村找人,费时间,干脆你打好证明返回,咱们倒出去回县城快些。”我就自己步行到村里我大舅家,拉上我舅舅一起找到村支书,村支书一边向我道贺,一边说:“好事,好事。”我家三代血亲关系中,都是“贫农”出身,不要说和当时的地富反坏右沾不上边,就连一个“中农”成份的人也没有,更没有一个是共产党员或公职人员,所以历史简单清白,地地道道的代代穷。拿回证明材料没几天,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就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比我的同龄人,比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入党时间都早。县直机关党委的张书记是我后认识的老乡,后来还是我婚姻的媒人,在入党的谈话、誓词仪式等方面也给了我许多帮助和支持。
此外,县政府钮县长孟县长,办公室闫、任、裴主任还在当年的福利分房中给我令我自己都感动的倾斜和支持,让我在县城有了两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对于我这个没门没面的年轻人鞭策和鼓励特别大,直到现在我都从内心感激他们,因为用世俗的眼光看这些为我办好事的人我连一根烟的礼物也没有去送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