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副业变得很流行。随便打开一个教育类或知识类APP,就能看到教你如何利用副业赚钱相关的付费课程,以及不少人传授自己副业如何转正的牛逼经历。我身边有不少做公众号的朋友,大部分是个人性质。平时我们也会交流一些微信平台运营相关的心得或问题。
最近几周,我经常收到朋友有关副业赚钱的咨询,这些人中有微友,有公众号粉丝,也有前同事等,仿佛现在又突然刮起了一股自媒体及副业潮流。这些问题不外乎:
1、我看你平时运营的两个公众号挺好的,我现在也想自己做公众号,还来得及吗?
2、我一点写作和媒体的经验也没有,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有没有什么快速增粉的技巧?
3、你现在粉丝多少人了?每个月公众号收入得有四五万吧?
从这些问题中,能感觉到提问者的浓浓的焦虑,以及对于赚钱的急功近利心态。关于这一类问题,我不太会花时间去回复和解答,不过还是有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帮上忙的。
01.
做公众号之前
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前段时间半佛写过一篇《写作教学:从入门到放弃》的文章。讲的是他从小就非常爱读书写作,并且十几年的时间不间断地写,写博客、写日记、写小说……也会到处去投稿,甚至给人当写稿枪手。但是十几年从没得到过什么名气和掌声,甚至阅读都少得可怜。不过他的写作是出于热爱,所以一直坚持下来,十几年如一日。后来做了互联网风控工作,也还是笔耕不辍。
半佛也会遇到很多人询问如何做公众号、如何写爆款文、如何利用公众号赚钱等问题。他给出了一个实操性非常强的建议(这也是他自己的“成名路径”):每天在知乎的热榜上找两个问题回答,每个问题的答案不少于500字。是经过自己搜集资料、思考、输出后的回答,而不是凑字数的那种。回答完以后,看第二天用户的点赞反馈,如果无人点赞,就继续修改……日日如此,坚持三个月。
三个月后,如果你在知乎的粉丝量能到5千甚至1万以上。那么,现在你可以试着开个微信公众号去运营一下。不过,这也并不能保证你的微信公号就是成功的,只是说明你具备了一些能持续更新和琢磨用户需求心理的基本要求。
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按照这样的方案去执行了,不过,半佛的建议是我见过所有写作教学中最接地气和最具实操性的。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论,你就去写,并且坚持写好了。至于能不能坚持,只有先去试了才知道。对不对?
所以,我建议我身边想要做公众号的朋友们,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有没有做好长期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
现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公众号的红利期早已多了很多年了,想要把公众号做成事业几乎难于登天。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这两年也还是有不少亮眼的新号登场。但是正如半佛说的,如果半年、一年、三年的时间里,你都寂寂无闻,你的公众号几乎无人知晓,你的文章几乎无人阅读,你做好这种心理准备了吗?
如果没有,我劝你尽早放弃。
2、如果没有读者和观众、鲜花和掌声,你能坚持多久?
每个人都是社交动物,我相信,几乎每个打算做或者正在做公众号的人,都是希望自己的文章有超多的读者,自己的观点有超多的点赞。这就是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也就是《疯传》中的“社交货币”。
但事实往往是,你的文章、你的创作,可能读者少得可怜,可能大半年的时间都没什么粉丝和关注。不知道这种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不是在你的预判之中,如果在,说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过,有了心理准备以后,你有没有做过一个时间预估和规划,也就是这种冷板凳状态一直持续下去,你会采取什么办法去改善?以及你能继续坚持多久?
无人关注,没有鲜花和掌声,是很孤独的。除非你做公众号的目的,就如同写日记一样,是写给自己看的。否则,这种孤独感,很少有人能坚持太久。从意气风发,到自我怀疑,再到彻底放弃,可能不超过3个月。
3、你每天的输入量,能保证你每天输出高质量的有效信息吗?
这又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使江郎也会有才尽的一天,何况我们这等凡人。有足够质和量的输入,不一定会有足够质和量的输出;但是如果没有足够质和量的输入,是万万不会有合格的输出的。
这里的输入,最直接的就是阅读量,再次是你的经历和阅历。也就是说,你每天每周的阅读量大概是多少?你有没有足够丰富和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有没有参与过足够多的典型素材案例?
如果没有,就很容易陷入“没什么可写”的状态。
以上三个问题,都没有涉及到如何赚钱。因为即使以上三条你都做得很好了,也刚算是入门,距离赚钱还非常遥远,而且利用公众号赚钱又是另一个话题了,它的思路和入门又是完全不同。所以,一步一步来,先问清楚自己,有没有回答好以上三个问题。
02.
我做公众号的一点点体会
我是从2014年开始做iArt的(艺术类定位),到2016年时粉丝在10万出头,在前两年里,我基本是保证日更,即使春节假期里也是每日更新,从不间断。不过2016下半年开始,由于我的关注点已经从艺术界跨到了互联网,所以更新断断续续,基本算是停更了2年,这期间流失了一些粉丝,现在还剩7万多。去年10月份开始,我又恢复了iArt的更新,不过频次是每周2-4篇。上个月,我又开通了张慧plus这个公众号,因为我现在70%的精力和时间在互联网,只有30%的时间精力在艺术界,平时的很多思考也不再局限于艺术,所以单开张慧plus的目的就是承载我那些与艺术无关的思考和碎碎念。
我做这两个公众号有几个关键词:业余、爱好、擅长、持续。
业余、爱好:我不太喜欢把iArt和张慧plus叫自媒体,因为我没打算做成媒体性质,更多地是一种自我分享、自我呈现、自我对话。所以,我一直有自己的专职工作,公众号完全是业余时间做,每天在公众号上花费的时间0.5-2小时。公众号的运营在我每日的工作任务中优先级并不高,我要优先保证完成专职工作,才会去考虑公众号的事情。之所以会业余做iArt,是因为自己爱好和喜欢艺术,并且因为以前是做媒体的,喜欢写东西、阅读,那时候也流行个人开公众号,很自然地就去做了。现在做张慧plus也是这样,就是因为自己平时的思考比较多,并且一直有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的习惯,这些总结如果能更系统化和更深入,就更好了,于是又开始了张慧plus的运营。
擅长: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很重要。我是学艺术理论出身,之前也一直做艺术媒体,对整个艺术生态非常了解,所以选题、落笔等都不是难事。所以iArt的定位选择的就是我擅长的专业领域。对于张慧plus的定位,更重个人思考,并不敢妄言有多擅长,但是因为很多问题是自己亲历的或者自己来来回回思考很多遍的,所以写起来很顺手,完全不会出现卡壳、选题难等问题。所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并且正在投入比较大精力关注的领域,很重要。
持续:持续,持续,还是持续。知易行难,我们都知道一个信息输出平台,要源源不断才行。但是持续这两个字真的太难了。我见过太多刚开始意气风发,没几天就歇菜的运营者。
我们每天都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困难。比如,我昨晚又失眠了,到将近3点才睡着,最近总是失眠,以致于第二天精神体力都不佳。比如,我的专职工作也经常加班,强度挺大的,有时候工作一天回到家,啥都不想干,就想葛优躺。再比如,昨天和前天,因为是周末,心理上突然放松下来,有一段时间完全找不到专注的状态,一会儿打开电视看两眼肥皂剧,一会儿吃点零食,一会儿又刷刷抖音段子……
这些都太常见了,甚至我身边经常有朋友提醒我别太和自己较真了。不过,我其实挺爱和自己较劲的,对自己的要求算比较苛刻。在面对以上这些诱惑和困难的时候,我的两个“自我”也会出来打架,一个要玩耍,一个要勤奋。战胜三五次诱惑很容易,但是一年、三年、十年中的每一天,都要战胜这些大大小小的诱惑和困难,难于上青天了。
以上几个关键词,其实决定了我的公众号定位是更加个人化的,而且不具备什么赚钱和盈利属性。所以,我的心态一直是偏顺其自然的,并不会指望靠公众号带来什么物质收益。
不过,有一说一,业余运营公众号其实显性或隐性地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
比如最直接的广告代理:这方面我接的合作不算多,却也不少,我也一直在拒绝很多广告商的合作,因为定位不符,我并不想因为短期的收益破坏公众号的定位。所以在这块收益上,我一直是有则欣喜、无则淡泊的心态。
再比如一些潜在的、不可预期的个人收益:我因为公众号结识了很多同好,有业界前辈、老师,有喜欢艺术的企业老板、生意人,有相同趣味的同龄朋友,有还在校的大学生等等。有的会私下聊很多,有的却不怎么闲聊。在这个不断扩大的隐形人脉圈中,人脉资源的积累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给我带来一些机遇。比如我的上一份工作,就是公众号粉丝牵线搭桥的;我现在的不少企业级客户是我的公众号粉丝发展来的,撑起了我最核心的副业收入;我的“iArt艺术超市”不少买家是公众号的粉丝和粉丝的朋友们,给我的副业收入又做了一些有益补充;我去旅游的城市,经常有公众号粉丝做接待和线下见面交流;我平时的阅读书单和读书感悟都是和公众号粉丝交流出来的;我现在的受众中,大学生群体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几个公众号粉丝充当了联系员的作用……
这些隐性的收益,更多体现的是个人影响力和个人价值。我的专职工作收入并不算低,我的副业收入也在稳定增加(并不完全依赖公众号)。这些的确可以给我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但就个人影响力而言,在我心里,它们的重要程度却远远比不上一个业余运营的不靠广告赚钱的公众号。这是真心话。
但这些影响力不是一两天,甚至不是三五个月就能一蹴而就的。一两年、三五年,需要的是这样长时段的持续投入。而且,在这个持续投入过程中,很有可能你并没有任何广告收益或其他收益。也就是说,如果让你做一个完全不赚钱、也不会有太多人关注和阅读的公众号,你需要付出的是100%做好你的全职工作之外,拿出多余的时间精力来三五年如一日地经营一个看似没什么希望的个人平台,你是否愿意?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所以,即使你再焦虑,也不能急功近利。先看看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擅长什么。如果不热爱、不擅长,做得很痛苦,是很可能因为一点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的。
03.
一些可执行的具体建议
虽然从一开始我就劝你放弃,上文讲的主要是摆在眼前的一些困难。但如果你真的已经想好,并打算有所付出了,以下是一些可以具体执行的有效建议:
建议1、想清楚你的公众号定位:
定位很重要。你做公众号的目的是什么?一般来说,定位有这么几种:
① 规范化的自媒体平台,以盈利为目的。
这种定位的公众号,一般是当做商业项目运营的,从一开始就有清晰的商业目标和运营规划,一般是团队运营(个人精力和能力几乎无法保证持续运转),并且是全职工作。甚至一开始就有了清晰的融资计划和目标。这一类,相信不属于来找我咨询公众号运营经验的用户的定位。
② 个人性质的公众号,以盈利为目的。
这一类公众号,说实话我见过做得好的并不多。这要求,你要成为一个全职的自由职业者,你的专职就是运营公众号,至于盈利模式,大部分是靠广告代理。这方面有做得不错的,比如张帅stormzhang,但绝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你要有足够的存款以保证日常生活,因为你全职运营的公众号很可能一年半载都赚不到什么钱;其次你要有足够的写作实力,不然很难保证持续有效输出;再次你要有足够好的自控力,因为自由职业并不等于在家玩,输出强度甚至比正常上班要求更大)。我认为这种定位的公众号,对于大多数人是不适用的。
如果你要做的是这类公众号,那么,比较可行的建议是:你从此刻开始,就开通一个公众号,在全职工作之余,坚持每天固定时间写,每篇文章不少于1500字,看看能不能坚持一个月?如果坚持下来了一个月,那么,继续坚持每天写,同时,开始研究同类型的爆款公众号是如何选题、如何写、粉丝都有哪些互动的。另外开始关注你的公众号文章最主要的受众圈层是哪个群体?这个群体的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在哪里?你的文章怎么推广才能触达到这部分人群?
然后,开始与各推广平台的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规则玩法。设计你的引流路径,开始将文章输出到这些推广平台,看看有没有达到引流的效果。
以上步骤,来来回回,不断测试、不断调整、不断实验。这样做着做着,半年时间就过去了。再回头看一下你的公众号涨粉之路,轨迹如何,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一个全面的复盘,然后评估接下来还要不要继续投入?
什么时候你靠公众号带来的副业收入超过了你的全职收入,并且这种状态稳定地持续了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上,那么,你可以考虑辞职全职来做公众号了。
③ 个人性质的公众号,不以盈利为目的。
我经营的两个公众号,就属于这个定位。需要你用正职工作以外的多余的时间精力来经营,并且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功利性目的,因为真的非常非常有可能,你的公众号半年时间里都没多少读者,更别说什么广告收益了。现在是2020年了,与2014年的情况早已大不相同。
如果你决定了做此种定位的公众号,那么可行的具体建议是:
分析一下你自己,你的优势是什么,你擅长什么领域。如果你热爱电子产品,那么你可以定位为产品推荐或产品测评;如果你热爱运动健身,并且365天无人监督也不间断,那么你可以做一个运动相关的公众号,分享你的经验心得。
回顾一下自己的日常写作,每周大概写多少文字量,有没有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另外,审视与喜爱自己平时的阅读量,每周能读几本书,在日常工作中是不是善于做自我总结和深度剖析。
以上这几点,是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了自己之后,一个非常具体的执行建议是:每天写日记。你可能觉得有点小儿科和幼稚,毕竟在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日记,我们是比较抗拒的。不过,写日记是一项很好的自我习惯,是一种自我对话和自我思考。一开始你可能写不出什么,或者是记一堆流水账,不过坚持写,过了这个瓶颈期,你就会发现你的日记会越来越趋向于总结、深度、系统。这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写的日记我不建议作为你的公众号文章内容发布,因为据我观察,这类日记文章的阅读量并不高,因为如果你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你的日常生活如何、日记写什么,不会有什么人关心。之所以我非常倡导写日记,是因为这是个很好的自我总结和自我对话的方式,同时,也是锻炼你的笔头写作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先通过日记把笔头工夫锻炼好了,再形成自己的深度、系统的观点,输出到公众号上。
我连续写日记和周记已经有半年多,以前是断断续续的写。写日记周记是我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同时,我的公众号的很多文章也都是从日记中延伸而来的。所以,无论你做哪种定位的公众号,我都建议你从写日记或日报开始。只有开始了,你才知道有没有收获。
④ 个人性质的公众号,完全佛系的自我对话。
这类定位的公众号,我也见过不少。有的人持续日更,每天都原创写文章,但是已经一年多,原创了300多篇文章,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不足一百。这类公众号基本上属于把日记搬到公众号的类型。这类非常个人化的文字,如果含金量不是特别高的话,真的不会有太多人关心。
不过对于这类公众号的运营者而言,他们只是把这个公众号当成一个日记本,写文字主要是为了与自我对话、给自己看。如果有其他的读者进来,当然更好,如果没有也无所谓。
这类属于佛系运营。文字的输出能带给自己平静和思考就够了。
从我接到的咨询问题来看,几乎没有人是抱着这样佛系的目标来的,绝大部分人是非常焦虑的,寄希望于通过公众号迅速出名,恨不得一个月内就能出来10篇爆款文章、每个月都能赚上10万块钱。。。。说不定一年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建议2、认真算一笔ROI的账:
无论是时间的投入、金钱的投入、精力的投入,对我们来说都属于成本。无论是金钱的收益、人脉资源的收益、个人影响力的收益,都属于产出结果。
做公众号之前,我建议你认真算一算ROI这笔账(投入产出比或投资回报率),针对不同的业务,ROI对应不同的指标。在运营公众号这件事上:
如果你的公众号是第②种定位,那么,ROI=(广告收入金额-成本投入金额)/成本投入金额,纯金钱回报,是判断你的公众号能不能持久的关键指标。
如果你的公众号是第③种定位,那么,ROI=(影响力+影响力带来的间接受益-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这里存在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但即使不可量化,公式的比率结果是正还是负,在运营者心里也是一目了然的。
ROI的计算,有时不需要特别精准,大概比值区间自己心里是要清楚的,否则很容易变成毫无目标地投入,结果自然也不会很好。
计算完ROI以后,早期你的公众号肯定ROI低到可怕,甚至是负数。这时候,就需要你在做一笔计算:如此低的ROI,持续多久是你能承受的?如果一直是负数,你还会持续投入吗?你给自己设置的拐点在3个月后还是半年后?
这笔账如果算不清楚,或者没有提前进行预估,也是很容易中途放弃的。
建议3、保证足够的输入量:
有输入才有输出。如果你的公众号是定位知识、认知类的,但你自己腹中空空,怎么保证能写出读者觉得OK的文章呢?如果你的公众号定位是行业经验、实操指导的,但你自己本身就没参与或主导过太多项目,也不认识太多行业内有料的人,怎么保证能写出真实有说服力的案例呢?
所以,具体建议是:
①每周读1-3本书,并做好系统的总结。你会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每天正常工作和加班已经够苦哈哈了。不过,我的建议依然是,先行动起来,坚持一个月,再来说可行或不可行。以我自己的经历,每周1本是完全没问题的,并且读得越多,对文字的理解力也理解速度也越快,读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只要行动起来,效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累加的过程。
②多观察,多请教。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自己经历过的,多总结;自己没经历的,多观察;自己会的,多分享;自己不会的,多请教。我们的职业成长和认知提升,一部分来自己自己的内化,另一部分来自于外界的观察和学习。多结交有经验的人脉,多观察,多请教。如果你有心,别人的经验也可以内化为你自己的认知。
建议4、多分享,多分享,多分享。
分享是一种能力。
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偷偷努力的透明人。有的人不爱分享,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正在看什么书,他正在看哪类文章,他喜欢哪类平台。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总是遮遮掩掩,不喜欢拿出来与人分享,生怕别人知道了自己的学习路径,万一被学走了怎么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方式,这里不多加评判。我是个比较爱分享的人,并且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分享其实是一种能力,而非爱好或其他。我的日记,我的公众号,其实都是一种分享。我的日记和读书杂记大部分是公开发布在印象识堂的,我的公众号内容是公开给我的公众号粉丝的。
无论是口头分享,还是书面分享,都是可以潜移默化中锻炼你的思维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呈现能力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自己有个想法很牛逼,但是跟朋友或领导描述的时候,却发现说不清楚,对方也听不明白,甚至脑子一片混乱啥也说不出来。这就是“自以为明白”和“表达明白”之间的差距。
分享,是缩小这个差距的很有效的途径。建议你多分享,多分享,多分享。
再反过来说,如果你担心你的想法或知识说出来,就会被别人学走。那么,这个想法或知识,就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即使你不说,别人也会通过其他途径学到的。所以,比你牛逼的人很多,千万别吝啬自己那点自以为很牛逼但有可能一点也算不上牛逼的想法。
多分享,锻炼分享的能力,你会发现,好处多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张慧plus,艺术互联网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先后在艺术媒体、艺术社区工作,后转型互联网,担任上市电商公司运营总监。专注职场精进和个人提升,只写干货,不卖鸡汤。我喜欢自我批评和独立思考,交流可加微信: zhanghui_plus(备注:简书),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张慧plus (ID: zhanghui-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