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情所致,昨晚加班,今早五更为你王立虎兄弟的作品写了个评论。发布,共赏。
魂牵梦绕故乡情
一一王立虎散文赏析
故乡是心中的一幅画,故乡是心中的一份情,不管你在哪里,故乡永远是抹不掉的记忆。那不是因为故乡多么的美丽,也不是因为故乡多么富饶。相反,故乡曾经贫穷,曾经荒芜甚至曾经杂乱,然而,故乡一直存留在脑海,植根于心田。因为那是孕育他生命的地方,故乡的山水土地让他成长茁壮。翻看王立虎二百多篇散文,无不充满着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浓浓的乡情亲情跃然屏幕。对故乡的感情,对父母妻子孩子的钟爱,构成了王立虎散文的主体画面。
雨落山的灵气,漳河水的甘冽,让生于斯长于斯的王立虎获得了些许灵感。南良,这个久负盛名的村庄养育了王立虎,他的童年充满了欢乐,而他的青年时期却过多的有些彷徨,他像很多人一样,走出了这片热土,怀揣着梦想,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但是,当他走出家乡获得了家庭事业的丰收后,魂牵梦绕的不是梦想,而是那个永远不能忘却的故乡。因而他一有时间就携妻带子回老家,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吃上母亲做的可口饭菜,同乡亲们聊聊天。他的心灵立马得到了充盈与满足。这时他的思维愈趋活跃,躲藏在心中的记忆像开了闸的河水一样喷泄而出,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飞向了各种网络或报刊平台,我们也就经常看到王立虎极具浓郁的乡土情的文字。
王立虎的网名叫有缘有爱,足让人感受到爱的味道。网名是一个人的心声,是在想表达什么,向人们传递什么,也是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定位。
不忘故乡山水情,就是不忘初心,热爱家乡。王立虎的《夜宿老家》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如今的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农村文化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村村通户户通,宽敞的大马路,水泥面硬化。路旁的绿化带的花花草草在橙色的路灯下格外鲜艳。如今的新农村路灯不知何时已绽亮,将街道照的灯明瓦亮,一派温馨和谐的气氛。⋯⋯村东头的文化小广场传来了音乐声欢笑声,吸引着我和妻子孩子前往之。小文化广场在村委前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霓虹灯字幕“永远跟党走”的大牌子。南面民房有一副大的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巨幅画墙显得格外时尚大气文化氛围浓厚,北面墙上写有“新文化新气象新生活,建设新农村”条幅。这文化广场是村民们忙闲之余自娱自乐,唱歌跳舞,自发组织起来的乡村大舞台,看到自家二哥正带领着一群中年妇女排练秧歌舞,我这二哥就喜欢唱歌跳舞,平常日自费买来不少乐器,音响设备,铜锣皮鼓葫芦丝等。上坡忙完农活没事的时候就鼓捣鼓捣,竟自学成才鼓捣出些明目来,特别是拉二胡成了村里一绝。"短短一句话,不仅反映出了家乡的外貌变化,而且也让人们看到了乡亲们观念的变化。王立虎只所以常回故乡,原因是他真切地看到并感受到了故乡这种变化。"农村的夜,源于热闹,恢复宁静,重于和谐淳朴。农村的画面就是生活最真的原味。我喜欢这份祥和,这份实在。"常常回忆故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立虎乐此不疲回故乡,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住在老家,他对妻子儿女说要感恩,并且立说立行。不忘父母养育恩,正是王立虎的人格魅力所在。他在城里居住,把父母接到城里,自以为是尽孝道,然而父母却不习惯,舍不得离开老家。没办法,王立虎几乎每个礼拜都携妻子儿女回到父母身边,尽量帮父母做一些事情。王立虎在巜"放"父母快乐的心回家》一文中深情地写道:"爷又呡了一口带着响声的酒,喝酒嘴上带响声肯定要说兴奋的喜事,这是多年来爷养成的习惯,喝闷酒是不带声的。果然是老爷子有些激动的说:还有关键是现在农村的生活并不比城里差了,现在是新农村新风貌,道路是村村通户户通,路旁绿化连成线,庭院文化美到家,建设了老年人跳舞小广场,娱乐活动室。老百姓生活多姿多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话说到这份上,父母的心思我是彻底明白了。”第二天,天蒙蒙亮,王立虎就将父母先行送回了农村老家,送回了他们的老窝,然后赶回城里上班。回来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轻松了好多,庆幸自己早明白过来,解放了父母也释放了自己。孝顺,顺即是孝,王立虎做到了这一点。
妻子儿女最是爱。从王立虎的散文中,经常看到他妻子和儿子的身影,老家的天井里,菜园里,田野里,城里的公园里。我从大量的文字中看到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王立虎把对妻子的爱对儿女的爱凝聚于笔端。他在巜长长的路,慢慢地走》中写道:携妻在公园散步,如此应景让我想起了王勃的佳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唯美的秋景竟让我不知不觉读着读出伤感来了,大概此时正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吧。
内心情绪低落变化瞒不过细腻的妻,她挽起我的胳膊戏谑道“你们这些所谓的文人,总是遇秋悲秋,写出来的东西文绉绉,我倒觉得这句诗不藏着掖着,类似大白话,连我学问不好一读就懂才是好诗。”妻又说“秋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才是人生的秋季,父母健在,儿女优秀,多写写正能量有温度的东西才是。温暖了自己才能温暖了别人。”久伴的妻还是挺会慰藉我的心灵的,一句话让我释怀了不少,是呀,何必如此悲秋善感呢……简短的夫妻对话,简单的互挽胳膊画面,一种满满的幸福溢于脸上。
对儿女,王立虎倾注心血去培养他们,倾注热情去爱他们。二十多岁的儿子懂得孝敬爷爷奶奶,十几岁的女儿跟着大人下地掐谷穗。有一种爱叫言传身教,还有一种爱叫严格要求。我从王立虎多篇散文中看到了这一切。
乡情亲情爱情是散文永恒的主题。王立虎文学之梦定位准确,且小有成就,可喜可贺!祝愿王立虎写出更多更有分量更有价值的作品来,期待着王立虎文学上绽开一片如霞的鲜花。
2020年10月9日晚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