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王东凤老师一节非常享受的《草房子》交流课,处处是经典,我受益匪浅。我从教师教学中的对话、板书和课堂文化中的思考力浅谈我的感受:
1.对话:
王老师主要是以“读”为导。一开始就让学生朗读这种草房子的特别之处,其实对引起下文便有一种暗示——这种草房子的生命力和价值不可低估;接着王老师让学生根据图片谈对人物印象,很好拉近了师生距离并让学生快速融入故事中去;之后王老师配乐深情朗读杜小康找完鸭子后的疲惫不堪,将师生、及与作者的对话意境达到了高潮,深深打动在场的师生,可见,情感朗读的魅力之深。
2.板书:
书写美:王老师的粉笔字功底深,书写美观有形,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榜样;
结构美:线条式的板书,直观简洁,体现王老师的课程设计思路特别清晰,以时间轴为线索,反应杜小康在不同时期的言语、行为和心境,让听课的师生听起来轻松有序。
3.思考力:
王老师这节课最大的精髓之处,我认为是带给学生的思考力。而这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点,这恰恰是一堂好课带给学生的灵魂唤醒和提升。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对书中人物的独特感受,大家都真正走进了故事主角杜小康的内心,这正是王老师的高明之处,以“读”共情,设计精巧,顺势而导的结果。
感谢王老师精心准备的这节整本书《草房子》阅读之人物形象课,给我带来很深思考和启发,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