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deepseek真的是一下子改变了很多人和公司的工作模式。听到领导和it的同事,都开始整天在讨论,如何将技术融入到应用里面。这都不是重点,已经开始有很多因为deep seek,往上面传信息。造成了信息泄密,毕竟只要往上面传资料,就会进入大数据模型了。跟上载百度网盘差不多,估计这还是在定级中。毕竟人性都是偷懒的,连资料齐全,写个报告都嫌麻烦。
我最近也是一直在用豆包找图片,还有用deepseek查很多资料。不得不说,技术真的很强大。特别是处理图片的时候,真的是只需要动嘴就可以了,都不用自己动手。感觉这波科技的浪潮,真的会让很多人失业。无论是不是专业人士,除非是靠手干活的。凡是靠电脑和知识来赚钱的人,真的是饭碗都被摔碎了。毕竟ai不用钱,而且靠动嘴就可以了,还能快速给反馈。真的可以体验到甲方的快乐。只要学会怎么表达就可以了。喜欢用模式模板套用的人,真的最容易被替代。
今天听了一本书《去家访》,黄灯老师写的,也是写她对二本学生的家庭家访后,将经历写成一本书。之前看《我的二本学生》的时候,感触比较深。毕竟自己也是这样的身份,确实是一个泯然众人的身份。在那个贴学历标签的年代,似乎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可以上大学,但是大学没办法镀金,能学到什么,怎么用,只能是看自己。
今天只听到了三个家访的学生的故事。都是各有感触。一个是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小伙子,毕业后,放弃银行工作,回到大山。用自己学到的互联网知识,经营家里的根雕生意。他能够这么做,自然是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在这个新时代,回归故乡跟父母一辈一起生活,经营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可能真比在大城市挤公交和住出租屋要幸福很多。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阳春的女孩子,原生家庭里面有一个重男轻女,毫无责任的父亲。觉得女孩子读书无用,也不愿负起她的教育费用。幸好有一位坚韧的母亲,将自己干农活和打工的钱,用来供她读大学。她也很争气,读了大学,考了研究生,找了理想的工作,也想办法回报母亲,一直跟命运做抵抗。
对于贫困的农村子女来说,教育始终是改变命运的出路。只是在现代社会,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下,还有学历也越来越贬值,想靠这条路改变命运,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艰辛。不过我觉得学习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只要有一颗学习的心,互联网的资源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关键是学来的东西,该如何有效利用。
对于始终处于迷茫状态的人来说,无论是一本,二本,三本,终究得靠自己才能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