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样讲: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成长对女人来说,能够有二次选择,那就是当了妈妈之后。
昨晚哄宝贝睡觉时候,大脑里闪过没有日更呢,等宝贝睡了抓紧时间写,谁知道睡着了,凌晨零点十一分才醒来,想到断更又要重来,心里多难过。今日才看到有复活卡,虚惊一场。
凌晨时间醒来。一时间无法入睡,便重新听了微信群里的微课,关于孩子的早教问题。我听了两遍,认真做了两页的笔记。潜移默化里学到了一些观点,不过实际运用的过程很艰难,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永远都是在学习状态。
微课里的收获。关于身份,语言还有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你的身份是什么?公务员或者白领只是一种外在的身份,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要具体到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有哪些品质?比如我是个勤奋的人,那么我在工作中就付出的多一些,自然收获就多一些。而我们能够做的是给予孩子自己一个高的身份,那么孩子便有这样好的目标来趋近。幼小的宝贝如白纸一样纯洁干净,你给他什么样的色彩,他便是什么样的色彩,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到孩子足够高的身份定位,鼓励赞赏认可孩子。
你对孩子语言暴力过吗?我们常常把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谐,会在孩子弄脏了衣服或者把水洒掉的时候爆发,孩子为了得到我们的温和有爱,便讨好我们,时间久了,讨好的习惯便养成,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很有影响。我听到这样的内容的时候,真的想起了我自己的问题。大多数情绪真的不是因为孩子本身,而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还有孩子讨好我时的耐心和笑脸,我会莫名的心疼。我对宝贝发火生气的时候,她会冲着我笑,还会不理睬我的火气,玩她自己的。现在想想,那都是宝贝对我的讨好吧。
老师也讲到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通过学习来疗愈我们自己。潜意识的行为我们自己也无法控制,恶性循环才一代代传下来。身为父母的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期待改变吧。首先改变我们的语言模式。学会表达我们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戴尔·法伯说:永远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好好说话,从我们父母做起,一言一行都要深知,孩子就在身边,他都看着呢。
幸福从接纳开始。要肯定欣赏赞美认可孩子,无条件接纳。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好好的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们能够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不是吗?
不要让孩子成为家长情绪的垃圾桶。运用情绪的力量,转化消耗掉不好的情绪,通过写下来,画出来或者运动来释放情绪,缓解压力,寻找问题的出口,努力做一个心理平衡的人。做一个温和而有力量的家长。
小时候,是我们自己的成长,当了妈妈之后,是我们陪伴孩子的另一种共同成长。而学习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