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今年五月份就要结婚了。
家族里我们这一辈有三个人,她最小,有两个哥哥。她在家里一直都是最受宠爱的小公主,爷爷奶奶那辈到同辈人都视她为掌上明珠,一切家务和责任与她无缘。
家人对她的期待也很简单:矜持、传统、把书读好,工作做好。
而她也不负众望,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一路都是名校,工作单位也是她早在大学期间就被父母安排好的银行系统,一切都是那么羡煞旁人。
可我们总感觉她在家里并不快乐,脸上很难看到笑容。
在我记忆里,她上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出现她上小学我们一起出游那次。我和她一起骑辆双人自行车,舅妈在一旁招呼我们看镜头,留下她那张天真无邪的“胜利照”。
之后她便是歌中所唱的那句“越长大越孤单”的样子。
这一切我猜都源自给她过度保护和教育的家庭。
她有一个对她异常严格的父亲和无限溺爱的外婆。
她的父亲是个心眼好但脾气差的人。记得我们小时候,他对我们这些小辈的管教不是一般的严,他说话爱讲道理,方式强硬,喜欢我们按照他的指示行事,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大家都知道他是为了我们好,但落到和他的交流上始终对他又敬又怕。
表妹的那个外婆,是个对她真正只有包容,没有脾气的人。因为家里房间有限,在表妹读大学之前她的外婆一直住在表妹的房间。据说有一天早上已经上高中的表妹起晚了,外婆还在她的脚边帮她穿袜子。
就在这一方严厉一方溺爱的共同作用下,表妹长大了。虽然收获了高学历和好工作,但在家里她显得格外孤寂。
等她到了结婚年龄,她所做的选择令周围所有的长辈都大吃一惊。
无论相貌,身高,还是家庭条件都属上乘的她,居然选了一个各方面条件远远不如自己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子不光身高不高,体型瘦小,长相一般,家庭条件和学历背景都难入大家的法眼。
唯一对他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的嘴甜,对表妹百依百顺。
这点女人眼中的优点也被家里长辈视为居心不良,不靠谱。
家里人除我之外没一个人对那个男孩子留有好印象,都觉得他配不上表妹。他们反复地做表妹的工作,希望她回心转意,并以过来人的角度告诫她婚姻不是一时的心动,要为所作的每一个决定付出代价。
但表妹就是不听,并且心意已决。她甚至将家里的户口本偷了出来,和那个男孩子私定终身。
眼看大局已定,家里人只有妥协。
最难接受的是她的父亲。一个他一手打造的完美作品,没想到在唯一一个他没能参与的环节出了纰漏。他或许至今都没想明白为何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会在这个人生节点叛逆了一把,而如果出错,这个代价或许是其他人生代价的总和。
或许只有我知道,表妹为什么那么坚持。
在成长之路上,她唯一不缺的就是爱,无论是父母严厉的爱,外婆无私的爱,家里人热忱的关爱,她是在开满情花的花园里长大的。
只不过,金庸笔下的情花也是有毒的。
人的感情一旦超出界限就是负担,亦是枷锁。人们普遍无法忍受平淡,夫妻间适当的小打小闹可以增进感情,但过分黏在一起就不如胜新婚的小别。如果情感被给予得太多,会让人窒息。
表妹收到的关爱明显多于常人,这让她从小小年纪开始就承受了本不属于她的压抑。她变得没有自我选择的空间,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切都习惯了被人安排。
她喜欢这种安排吗?其实并不喜欢,体现在她在家里并不快乐,甚至对家人异常冷漠。
但她为什么不反抗?因为她早已麻木,灵魂已经无力支配肉体。就像我们都知道谷歌、华为这样的企业工资高,对个人提升强,但让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先学IT,编程,再去应聘,恐怕谁的内心多少也有点抗拒。
如果十年前给她一个机会,她或许会跟父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一次,告诉他们自己想要的关爱是怎样的,能不能有机会被聆听。
可一切都过去了。自己也被驯化成了一只家犬,虽然无比渴望回到可以放肆狂奔的乡间。
她在自己无法掌控的领域听天由命,只有在能掌控的领域做回自己。
这个男孩子一定是表妹喜欢的类型:会照顾人,会关心人,会从女孩子的角度体贴人。我不止一次看到他给表妹的碗里夹菜,在女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送上倾听和爱抚,跟家里人商量婚礼细节时总是爱说“听我们家小宝的。”
这样的另一半,哪个女人不爱?尤其是一个在被限制的条条框框里长大的女人。
找他除了顺应她内心的满足,这里或许还包含了对家族的“恨”。
“生活别的方面我没法说了算,在这个我能做主的点上我偏不听你们的。”让她往东,她就偏往西,让她再想想,她就偏不想,她没准就想看到大人们摇头叹息,心有不甘的样子。
这感觉像不像常听到的那句:我就喜欢看到你恨我入骨,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这也揭示了她为什么在家难以露出笑容的原因,她的笑一定给了能让她真心满足的男人。在她的婚姻不被看好时,她一定和爱她的男孩子抱头痛哭,相互疗伤,但越那般,他们的爱就越深。她就越不爱给她关怀的那个家。
这是个无解的轮回。
或许有些长辈已经立好“等到你的婚姻出差错,才会验证长辈们说的是对的”之类的观点。但无论怎样,我都对她的未来报以祝福。因为她太缺她想要的爱了。哪怕这份爱有期限,但对她来说,曾经拥有便已足够。
真正能满足一个人需求的并不是好的产品,而是理解。
就算那天真的来了,持那些观点的人无非也就自嗨一下罢了,女人的心已经碎了,她哪怕去寻死,也不会反思他们那些所谓的道理。
祝好,我的亲人,不求被人谅解,只希望你能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永远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