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岁月厚厚的风尘,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总被镌刻得那么清晰立体。
时常,学校里会发生一些事情,课内课外,身为教师,不论如何,都要坚守住自己的向往美好的心,并努力教育学生也成为那样的人。
(一)教育需要心向美好
班上有名学生,单身家庭,让我感觉到他跟别人不一样。
他经常性打别人,动辄得咎,还是不是摔坏自己的东西,撕碎自己的草稿本,丢自己的试卷,油盐不进。向来对于他,我是心存敬畏的。
不仅如此,此人学习上纯粹是看心情。心情好时学得不错,心情不好,惹是生非。联系其家乡多次,家长也只会扼腕叹息“没办法,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前几周,放只是路队的时间,又打架了。当时我刚好在教室里关灯出来,就把别人弄哭了。还和多人发生口角,于是我把他拉出来了。走在路队的最后,拽着他的手,他只是负隅顽抗,走出校门,找到其家长,告诉其原委。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他家长迅速给了两耳光,简单粗暴有效。
这使我思考了许久,兴许是在家的应对方式如此粗暴,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对于教师“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几乎不奏效。
教育有很多方式,暴力绝对是最糟糕的一种,何况还是一年级的学生。
刚才的数学课,叫他翻开数学书来,没有反应。上课在发呆,丝毫不听老师的话,这样的学生,让我很无奈。
课间的时候,在辅导学生,他又把同桌打了。说他什么,几乎没有反应。只好联系其家里。
联系完其家长,我在想,教育还是要心向美好,也要教会学生心向美好。对比此人,还是要有一颗清净的平常心,不贴标签,努力教育。
(二)教师需要慢慢修行
很久以前,读过常生龙的一本书《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在最近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隔了几天没有打卡看书了,总感觉缺失了什么。天气寒冷,仍要坚持。
我们需要修行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用来对付工作中不如意的。某某学生又打架了,谁又打了谁了,上课书没有带,文具没带……
任你怎么强调,似乎总有学生忘记。我们要尽量少生气,尽量不被情绪所束缚,擦拭自己的内心,平常地对待这样的一群小朋友。
打架的,要教育。没带书的,和同桌共一本。没带笔的,帮你借一支。总之,不要把时间浪费负能量和情绪上。
我们需要修行一颗清净心。
清净心是用来应对自我成长的。又没看书了,又没写教学日记了,有没有及时反思了,有没有精进自己的业务了……
成长,是由内而外的。像鸡蛋,从内打破,遂获得新的生命。要时刻自己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持自律。保持着前进的步伐,坚持日复一日不停歇地更新,坚持读书,写作,日更。
我们需要修行一颗欢喜心。
欢喜心是用来回馈生活的。林清玄说:“欢喜心过生活”。
不论有多么的忙碌,都要留有空间给自己的心栖息。不论生活中有多少颜色是灰色,我们都要有稀释心情的能力。
心情好,万般皆好。
心向美好,慢慢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