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20年,传统保守的中国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男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年轻一代的性观念淡薄,媒体关于“性”问题的话题越来越多了。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未成年人遭到影响,近些年来,由色情网站诱发的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很多少年曾经单纯的心灵因为沾染上了黄毒开始变得污浊,给自己、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对140名在押的未成年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50%的未成年人认为自己的犯罪和上网有关,特别和色情网站有关,上网对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直接影响,像这些未成年人浏览了一些淫秽的网站,然后在性冲动的驱使下直接导致了性犯罪。还有另一方面这些污秽的内容导致未成年的身体流失肾气,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日常。
一些低俗、淫秽的东西对青少年有很强的诱惑力往往从好奇发展成尝试最后引发犯罪。北京市一中曾审理了这样一个案子。16岁的中小学生小雨(化名)在与几名同学在家里看录像时,偶然看到其父亲看完后没收起的一盘黄色录像带,电视屏幕让人心跳的画面让小雨感到了好奇和刺激。在偷偷多次观看后,小雨等几名中学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决定找人尝试。他们把一名女同学骗到小雨家对其进行轮奸。最后小雨被判4年有期徒刑。北京市一中院近年来审理的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因黄色诱惑而导致犯罪的比率约占未成年犯罪案件的26左右%,黄色诱惑像毒品一样正在侵蚀未成年人。
美国社会学家色情将产品比喻为“高级海洛因”因为人们容易对产品上瘾,而结果则是有害无利。美国互联网十分发达,这种“精神毒品”不仅随叫随到,而且还是免费的,人们容易上钩。因此,美国学者也称网上色情产品为“最大的歧途”,而误入歧途者大部分无法自拔。
美国人研究显示,色情产品并没有提高人们过的生活质量,反而造成了人体功能的紊乱。色情产品并没有教育意义,它们只会扭曲人们的心灵,是人的思想变得肮脏,恶毒,更重要的是色情毁掉的不仅是个人的心灵,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注意到色情产品还在婚姻生活中扮演着“第三者”的角色。美国至少有20%的色情产品消费者在感情关系上出现了问题,不少婚姻因此破裂的案例是因为丈夫沉迷网络色情、终止正常夫妻生活导致的。
美国前几年盛行“禁欲教育”,青少年婚前对“性”说不,这种卡片既不能让孩子们支取取出现金,又不能用于消费。“atm表示的不是“自动取款机”而是“婚前禁欲(abstiencetillmarriage)”卡片上写着:有效至婚礼当天。
一向以开放的姿态展现在湿热。面前的美国,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逐渐走向保守。美国国会2007年批准的预算中,专门划拨了2.7亿美元“禁欲教育专项资金”,“禁欲教育”主张只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持婚前性纯洁。
在此告诫大家远离污秽保持一个充满动力的好身体,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青年请远离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