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花
一、问题来源迁移的必要性
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思维认知聚焦的载体,问题设计不仅是教师的事时也应该是引起学习者兴趣和认知关注的事情。能否敏锐地发现和提题,是学习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也是判断其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重度之一。因此,对于面向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和认知思维发展的PEI而它的长远发展方向应该朝“教师设”→“教师呈”→“教师促问学生愿同”→“学生好问”→“学生善问”转变。
有时,从学生角色得出教学问题,会比单纯从教师角色而来的问题更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是因为,学习者自己设计和提出的问题有利于真反映出其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焦点。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包括信息技内的各种策略工具,使预设的教学问题在教学真实过程中成功生成,不符合原有教学设计的意图,更能加深学习者的深度理解和个体感知力,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通常,预设教学问题的生成和呈现包括以下情形:
1.教学者主动生成教学问题: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提问、口述、直指等方式将预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直接呈现给学习者。
2.师生互动生成教学题:教学过程中,针对某种现象、事物或活动,通过师生间的密切互动和不断交流,共同“探讨”预先所设计学问题。
3.学习者主动生成教学问题: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情境或预先等激发学习者主动提出疑问困惑,从而生成有意义的教学问题。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经过系统设计方法而来的教学问题集质量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预设问题都能够一一生成。有时,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教学时间、学生实际因素等),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问题设计,选择性地生成或放弃一些教学问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不僵化。
二、促进学习者问题生成的诸策略
借助适当的策略和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地生成教学(学习)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收集,我们将促进学习者生成和提出问题的策略总结如下:
1.创设生成问题氛围,鼓励和赞赏学生的提问行为;
2.设置问题障碍,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习者疑中生疑;
3.留有课堂思维“空白”,提供学习者提问的时间;
4.引导学习者参与设置问题、竞赛提问学习者互问等形式的互动,激励学生生成问题;
5.利用情境激励和直观教具让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真实体验相关联,来创造提问情境;
6.以问促问,通过教师提问(有争议或难度的问题)引发学习者生成新的问题;
7.把握对学习者所生成问题的解答方法,鼓励学习者自我判断和评价;
8.引导和鼓励学习者从多个途径(生活、实验、想像、作业、活动、比较)中寻求问题;
9.为学生提供有助于或刺激生成问题的工具和资源,例如提问条、问题引导语、问题生成支架模板等,让学生生成问题;
10.有针对性地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围绕学习目标、思维技能反思评价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当然,从教学实践来看的努力,促成学生养成主动生成问题的习惯,仍然需要长远的努力,而非立竿见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