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混沌中铺开一张繁花似锦的瑜伽垫。
就从此处开始吧。
在我关于诗意生活的梦想中,
大概是从来没想过要隐居在终南山这种自古山高路远、人烟罕至的地方。
前几年二冬的新隐居时代的现象级作品一推出,终南山那些摇摇欲坠的老房子租金扶摇直上、水涨船高,
把最新一批的各类“隐士们”从山上摇落下来,狼狈着再度迎接“世俗生活”的暴击。
活着终归是活着,要有经济来源的,否则自己的诗意可能就是亲人的负重前行。
二冬的《借山而居》一书中,有一句话特别赞同:“若有隐之心,处处皆是终南山”,
要隐的恰恰是那颗用“隐”为标签刻意包装自己的心。
来上海数年,从最初住在莘闵交界处一路往西南,渐入林木葱茏之境。
站在此地回看徐家汇常感觉郊野和都市中心的距离,
但住得久了也找出几分小趣味。
进则可享远东第一大都市的繁华;退则守着我的几分田野江湖。进退之间,得几分自己的从容。
这里自然是没有终南山那种幕天席地的自然壮阔,但是却恰好和自己的人生相观照。
幼年喜欢画画但碍于父母阻隔最终没有完成梦想,
只有在大学时选择设计专业以折衷满足自己的内心。
可能说到底,我也没有勇气迈出沾满泥土的那一步,无法抛却一切去满足那个诗意的梦,
那就从日常开始吧!
闲来养花弄草,收养两三只尚年幼的猫猫狗狗,白天可在院落里四处撒欢、晚间可依偎在脚边。
认真学着种菜,用心做好每一餐。
周末可邀三五好友相聚,相谈甚欢。
早上迎着阳光瑜伽,睡前写字画画,
每个夜晚拥着装满阳光味道的被子入眠。
忙时为了自己的设计构思变现奔走,渐渐掌握应付日常琐碎的技巧,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待花开,等待有的人有的事。
况且,今天,在这个被人类全然改变面貌的地球上何来纯粹的自然来盛装肉体呢?
桃花源放在心里也许更好。
在人之为万物之灵最后的时刻,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里,选择自己所爱,于此生此世之外,给自己一方诗意的空间可转寰。
用庸常中不时闪现的点点光芒装点并无意义的虚无的生命。
待年华远去之时,坐在庭前摇椅上沐浴阳光,回味自己的一生,是笑与满足,逐渐蔓延在皱纹满布的眼角与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