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很久以前的时候,孩子们很少对大人叛逆。上课时候整整齐齐的坐好,规规矩矩的听大人训话,似乎很少顶嘴,似乎,一直以来都是顺从的!
这个现象在我们的时代,或者我们的父辈,祖辈的时代很常见。
可是,随着国家的越来越民主,人权活动也越来越普及。我们的平等意识和尊严意识越来越强。而这个也会逐渐影响到我们的子辈,更多的表现在孩子的叛逆,不屈服等。
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好事,孩子们有了独立意识,有了反抗精神,是值得欣慰的。
但是,我们也会逐渐发现,孩子的责任心,责任感,和上进心没有之前那么明确了。
这是为什么?
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的家庭角色和一百年以前的家庭角色发生了一点变化!在我们的祖辈,因为生活的更多目标是解决温饱,所以一个家庭中,所有人都会为了温饱而努力!哪怕是家里的孩子。而家长,对于食物有着绝对的分配权。
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从小就被参与到家庭的生产生活中,所以,孩子的责任心自小就会培养。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家庭逐渐变成了父母一心一意养家,而孩子则享受一切成果。并没有建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更有甚者,父母会替孩子解决他所需要的一切困难,这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生出自己信念的机会。
所以,要平等的对待孩子,让孩子解决他在相应的年龄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孩子生活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
那,我们要让孩子朝向哪里呢?
正面管教提出了“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1.个人能力的感知力,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
内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判断能力。
这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如何培养?
更好的方式是在家庭生活中,亲子之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与父母并肩作战,边干边学。孩子自然会培养出这些感知力和技能。
就像小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个匠人耐心的跟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教孩子做一些事情,并告诉孩子这个是神圣的。可如今,还有多少父母能够坐下来跟孩子讲自己的故事呢?
这其实也是一种尊重,一种传承的方式。这个传承中,也有合作。而我们也要记住一句话,尊重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