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已是国庆假期的第二天了,昨天一天过得极其平常:中午在老妈家和妹妹一家吃了一顿火锅,中午睡了一觉,下午被哥嫂一家放了鸽子(之前约好的昨天联系,结果等联系的时候,他们已经和同事去青海了),白白浪费了一天的假期。唉!把我们没什么计划的国庆计划打乱了。
于是,今天我们两个人各干各的事。下午心血来潮,和老公一起去看了看那种老年代步车,像小汽车一样的电动三轮,一方面是天冷了,老公不用顶着严寒,骑电摩做工,另一方面走到哪里停车方便,还有一点,就是爸妈有事的时候骑上它比开车方便。就这样,从木器厂看到春光市场,又找到酒金十字,在一家名为五星钻豹的店里花一万一千大洋买下了这辆车。没有在计划内的一项大额开支就被我们的一个念头付诸于行动,并且成了事实。想想有些草率,但看到老公溢于言表的喜悦,觉得也挺值的。
(二)
今天在不同时间的公交车上分别遇到了一对母子和一对父子:
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快到某一个站点时,车上语音播报:“前方到站XX,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男孩问:“妈妈,这就是爸爸的地方吗?”
妈妈:“嗯。”
“我们到哪下?”
“前面。”
“是不是还有一秒钟就到了?”
“嗯。”这时男孩在车厢里跳着,妈妈说“你不要跳了,我们等会要下车了。”到下一站,车停,门开,小孩跳下了车,妈妈跟着下了车……
公交车到站了,一位爸爸一只手里拎着一个箱子,另一只手牵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车门刚开,小孩立即手脚并用的迅速上了车,在爸爸上车时,他已经选好座位爬上去坐好了。车慢慢启动了,小孩问:“爸爸,我们那里下车?”
“XX小区。”
“在哪里?”
“就在咱们小区门口,就那一站。到了你就知道了”
“爸爸,车里是什么声音?”
“是音乐,就是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这时,小孩就开始在车里到处找声音是哪里出来的。爸爸就告诉小孩:“这个声音是放出来的,你找不到。”一会儿以后,孩子伸出双手:“爸爸抱抱。”爸爸说:“你看,爸爸手里都拿着东西,抱不了你,你好好坐着,到站了我们下车。”孩子立即坐好了,手扶着栏杆。车子到站了,车停,门开,小小的人儿甩着小短腿,很勇敢的跳下了车,爸爸紧跟着下了车,还不忘夸一夸小孩:“呀,这么厉害,自己跳下来了!”于是,我就看到小小的人儿把双手背到身后,迈着那种六亲不认的步伐欢快地往前走去……
同样是做父母的,一个对孩子爱理不理,对孩子的问题敷衍对待,不能及时回应,认真对待,纠正错误。另一个则是不厌其烦的回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并能在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