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西藏---孤独318目录在此,请戳这里
上一章:骑行西藏—孤独318(十七)
D42: 邦達鎮—八宿縣 2016年9月28日
忽如一夜寒雨来,银装素裹漫山坡。
昨夜睡觉前一直在下小雨,早上醒来一看窗外,山顶戴上白帽子,下雪啦!心中甚是高兴。人为什么会喜欢下雪?也不管它是否会给出行带来不便。
邦达镇海拔4100左右,记得初次在4千左右高度睡觉,一夜都没睡好,心跳的厉害,大口大口的喘气,总感觉会缺氧致死,现在在这个海拔高度睡觉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吃过早餐,收拾行囊,闷头出镇,越骑越觉得不对劲,路上人烟稀少,不像318那般繁华,况且一路下坡很是顺当?昨晚查的路况说的是一出镇有检查站,且一路上坡。拿出手机一查地图,我走到214国道上了,大爷的!我怎么没看见路标?幸亏走的不远,急忙掉头,见一骑友也是猫着腰风尘仆仆往这边杀来,忙打手势带吆喝阻止他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重回到镇上,很容易看到G318,终于走上正道,看到有其他骑友径直奔向318,只有我们两个笨瓜走错,脸面有些过意不去 。
邦达镇很小,一条街几百米长,却是中转要道,G318和G214在此汇合,小镇广场上停着不少外地车辆,早餐店铺也大都聚集着许多穿冲锋衣的家伙,小镇人气甚旺。
刚出邦达镇,遇到进藏的第四个检查站,不管是骑车的还是开车的,每个人都要登记,登记的队伍都快排到邦达镇了。在国内骑行,还从未见到如此阵势,好像进入了敌占区 ?!
路上有筑路官兵在维护公路,搞不明白为什么有些路段是道班维护,有些路段是武警交通筑路兵维护?这么高寒缺氧的地方挥舞铁钎真是费力,真心向你们这些维护318的所有勇士致敬!
上坡14km,到达海拔4658m的业拉山顶,但见山顶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这哪像西藏?简直就是上海南京路哈……
远远看见一条大黑狗,离游人远远的,孤独的守着一根电线杆,冷眼撇着我们这群喧嚣的人类,狗狗心里还不知怎么鄙视我们呢。
离开垭口不远,遇到修路堵车,各位看官请看图,车子排成一条长龙。在西藏这么偏远的地方,内地的车子真是太多了,川流不息,多到你想在这荒郊野外撒泡尿都没空挡!塞车的时候,就体会到脚踏车的好处,享受着车主们的注目礼,得意穿行在无奈的车流当中,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离开塞车路段不久,就来到了著名的72拐。以前还以为72拐是上坡,早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到了才知道是下坡,心中窃喜。据说当年汽车兵为了打通西藏的道路,费老鼻子劲了,以每公里倒下一位士兵为代价方才贯通,说的就是这72拐。
据说进入72拐有提醒牌,说72拐某处死了几个骑友,另一处又死了几个骑友,无非就是提醒我们这些骑车的别逞能,控制好速度,安全通过。不过我是没看到传说中的提示牌,看风景眼睛还不够用呢。下拐的路不是很好,经常有中断的路面,还有坑坑洼洼修补的路面,所以异常小心,我可不想长眠于此,尽管风景优美。
下到72拐第一个村庄,见到一条体型硕大的黑狗,跟在一个领着孩子的藏民后面,也就没在意,谁知道走到跟前,这货一声不吭直着脖子嘴就朝着我的腿伸过来做撕咬状,我大喝一声落荒而逃,晚上住宿的时候听说后面有骑友也遭这货欺凌,摔车倒地,真倒下了,它倒也善良,只是卧地瞪着你,并不曾下嘴。
下72拐,与怒江迎面相撞,沿江清晰可见怒江水对岩石的雕刻手艺以及怒江两岸风化严重的山体。怒江大桥是一座铁桥,建在狭窄的怒江峡谷之上,印象中桥的宽度好像只能通过一辆汽车,单排放行,桥上写着“严禁拍照”!桥下怒江水愤怒的咆哮着,桥上武警哨兵威严的瞪着我,此地气场太强大!我只好忍住拍照的欲望,匆匆过桥。
过武警站岗的怒江大桥没多远,就见到茶马古道的纪念碑,想想当年为了让藏民喝到汉人做的砖茶,也为了能赚到藏民的银子,前辈们和驼运的骡马们不知经历了多么大的艰难险阻,硬是在荒无人烟的高原走出一条贸易之路,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伟大的贸易主义精神,略逊共产主义精神哈,我是这么认为滴。
离开怒江,沿着一条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碧玉般颜色的河水逆流而上,在阳光灿烂地下午到达八宿,订好了房间,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把该洗的衣服都洗了,拿到顶楼晾晒,日落时分衣服居然都晾干了!
在经过流经八宿的这条漂亮河溪之时,心中不停念叨:千万不要流到汉人居住的地方啊,否则这些汉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污你,然后在你流入大海之前,再一次用化工废水洗涤你!君不见长江口林立的化工厂医药厂合资的独资的国有的私有的,浑浊的、未加处理的并夹杂着刺鼻的味道废水夹裹着从上游而来的清澈圣洁的你的身体,直排长江流入大海!遥想当年我去吕四,那是一个多么朴素的渔港小镇,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鱼腥味,小贩们在铺满黄沙的土路上贩卖小菜和渔获……。现在再去,杂乱的工厂作坊、刺鼻的化工厂味道刺激着你的感官!我真的不高兴你们这样为了赚钱不惜一切代价!但我不喜欢又能怎样?!
未完待续
下一篇:骑行西藏—孤独318(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