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冰糖炖雪梨,看到其中棠雪无意间把张阅薇姥姥送给她的手链割破了的时候我却想到了我的姥姥,也很羡慕张阅薇还可以有东西来怀念她的姥姥 ,而我却无从怀念。
我从小是姥姥带大的,但是姥姥却在我小学的时候离开了。我对姥姥的所有记忆都停留在了照片里和我妈的叙述里。我记得我小时候是长在姥姥家的,但是姥姥走了之后我基本上就只在年节和偶尔的周末才会去了。只有姥姥会知道她女儿生孩子的时候有多疼,所以才会更疼自己女儿拼命生下来的孩子。后来,舅舅家的弟弟出生了,可以明显感觉到姥爷会更向着弟弟一些。但是我妈却仍旧可以自信的说如果你姥还在的话肯定会更向着你。
初中以后进入了叛逆期,从思想观念到行为上都不喜欢受束缚,和我妈之间经常吵架。有时候受委屈的时候就会想如果我姥还在的话绝不能让她这么欺负我。大学了每次听内蒙的室友和自己姥姥撒娇的时候我都会很羡慕,如果我姥姥也在的话说不定也会偷偷给我零用钱,我也会从我的零用钱里省出一些给她买一件老太太们都喜欢的花衣裳。
姥姥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可是没想到她会那么早离开我。只知道姥姥因为心脏难受进了医院但是后来又出院了,出院在家的时候我去看她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吃没吃饭呢。大家都以为姥姥度过这关的时候她却又住进了医院。姥姥走的时候没有多大痛苦应该是给家里人最大的欣慰了吧。那时候我才刚刚上小学,到现在我对姥姥的印象都不是很深。但我记得我妈跟我说我从出生到两岁都是姥姥看我的。姥姥会给我熬入口即化的小米粥,从外头回来第一时间就会问我在哪儿呢。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清楚的知道我姥姥爱我不比别人的姥姥少,但是我却几乎想不起来她了。每回我想要怀念我姥姥的时候我都清楚的知道姥姥视我如珍宝但是脑袋里却一片空白。
子欲养而亲不待听起来很残忍,但是却也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现在我会特别珍惜和我爷爷姥爷在一起的时光。我爷爷曾经是个有些孤僻的人,看见孩子闹会躲得远远的。可是现在姐姐们的孩子围着他又吵又叫他会眼含笑意的看着他们。曾经嫌烦一个人躲清净的老头现在却只希望能四世同堂。也许岁月流逝的标志就是一个人慢慢的变得柔软,变得脆弱吧。爷爷已经脱离了社会多年,现在就是一个退休的耳背老头。每天的日常就是公园遛弯,打打太极,然后回家把电视开到很大声。但是他还是会操心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提出一些不见得有道理的建议。有时候不听他的就会和你生气,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板着脸噤着鼻子。爷爷姥爷今年都已经80多了,大家都有预感那一天来临的脚步越来越快了,但是除了加倍的对他们好之外却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希望时间你慢些走,慢些带走我的爷爷和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