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第一天总是处于混乱之中。周一貌似是一个大家都不想去面对的日子,在早上闹了一个不算小的乌龙之后,下午的学习计划终于回到正轨。
翻看一周前写下的航线设计,发现第一阶段1-10日的时间已经过半,但是任务完成度却没有过半。好在小强老师的训练营课程讲课条理清晰,便一口气又听完了第二章。想着趁这周事情相对较少的时候把该学习的内容系统学完,后面的日子就重在实践了。
转入重点,第二章的时间管理训练营的主题为“抗拖延”。虽然自认为没有拖延的习惯,但是通过小强老师的讲解,发现有时候自己的事情做不完的原因大多数还是归结于容易分心。(虽然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秩序狂,但是好像还没有狂到时刻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那么,应对容易分心的好方法就是“番茄工作法”。把每一个行动需要的时间量化,根据行动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经历设置倒计时,在1个番茄吃完后进行短暂休息,在吃完4个番茄后进行稍长时间的休息。(回血准备应对下一个难啃的骨头,笑。)
而相对偏向于秩序狂的我决定选择用app记录的方式来进行实践。听完课就下载了Flat Tomato软件,界面很友好,看起来也很让人舒服,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额外的收费项目。用过之后下周再来记录使用感受。
另外,小强老师还讲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几个技巧,其实我觉得技巧1并不能称之为一个技巧,而属于一个对行为的归因,即对于事情优先级的排序取决于价值观,同时你最好接受基于价值观的排序带来的不同后果。而后面的5个小技巧是:多事情同时处理;2分钟能解决的事情立刻去做;认清楚有些紧急事件是否真的紧急;通过预沟通了解重要程度;写下来,再分轻重缓急。其实这些技巧中的一些与上一章中的列清单需要绕过的3个坑中的处理办法有些许的相似。比如“2分钟能解决的事情立刻去做”,与“应对内部打扰的时候需要把它们写下来”如出一辙,都是给予突发事件以立刻回应,而不是不予理会。
接下来,重点来了。小强老师说“时间管理是增加掌控感,降低不可控事件的出现几率;同时做事靠系统,化被动为主动”。这一观点恰好戳到了我的一大痛点,平时看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不会拖延,但是基本都是在被动地去做事,被事情推着走,都在顺应事情的发展过程,而没有主动推动事情的进行。这好像恰恰是最大的拖延。小强老师给的建议是,做计划时明确下一步行动和停下来反思。这下又找到一个实践重点。
最后一节的针对项目的自然计划法对于我现在这个阶段虽然没有太多实际应用的地方,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里面的一些观点和流程解答了我之前在组织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疑问。
记录一下之前对于第一章课程中的方法的实践情况:
这两天连续使用了列清单的方式尽情了每天代办事项的梳理,同时继续了在橙子学院的“三件事”打卡。感觉还是秩序狂的详细清单列表更适合我,自由控的三件事法有点让我注意力分散。同时我更喜欢纸和笔写下来的方式,因为每完成一件的时候把它划掉的感觉很爽,哇咔咔。
正如今天的每日橙思所说:每天进步一点,就离目标更近一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