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很忙碌,每个人都只有24个小时,为什么有的人过得有声有色,有的人过得疲惫不堪,为什么我们的时间不一样呢?
怎么能让你的时间变得高效呢,其实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行为,调整习惯,慢慢的你就能发现改变带来的影响,不知不觉间你的效率就得到了提高。
方法一:离线思考,你运用过吗?
你尝试过多久不看手机,多久不登录网页,多久不点开购物APP。
半个小时?1个小时?
其实没有那么久,因为我们的大脑很会自欺欺人,刷剧的时候会觉得时间飞快,跳出舒适区阅读或者学习的时候就会举得时间过得很慢。
我们的大脑很聪明,里面有一个顽皮的猴子,对于享乐和拖延非常在行,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这只小猴子牵引走而不自知,等到有所觉察的时候已经晚了,时间已经过去了,让我们空余遗憾和惭愧。那我们就任由这只猴子玩耍吗?
不,我们有对付猴子的武器。
这就需要我们的专注了,我们要能做到慢思考
抽出固定的、效率最高的、不受打扰的时间,专注完成重要的事情。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些高精准的装备,一个是网络断掉,避免不断弹出的电影等广告的提示框、QQ提醒。再有就是手机放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话把手机调成静音。要张弛有度,给自己来个计时工具,潮汐、番茄APP各有千秋,定好25分钟专心一件事情然后休息后再继续。
在这个过程中,会由最初的不适应到最后喜欢这段专注时间,而且大脑会逐渐聚焦中心,高效运转,这时候最恰当的词语就是全心全意啊。
方法二:批量处理
有一次监标,估摸投标公司围标或者串标,几家公司报价非常接近,B公司应该抄了A公司的文案,B公司投标文件中出现了A公司的名称。我说:看来这个用电脑的人对操作不是很熟悉,不会使用“查找、替换”功能,那样就能批量替换修改了,不会出现这样的漏网之鱼啊。
我们日常生活也需要批量处理的能力,这个过程要用到筛选、分辨、比较。
按照四象限法发,事情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重要的不紧急的事情、重要的紧急的事情、不重要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我们将任务大致分类,就像我们对物品分出可回收、不可回收类型一样,我们用三种方式处理这四个类别的事情,可以减少大脑交替转换,从而提升效率。
重要任务一次性处理:这时候我们要处理是两种类型的事情,分别是重要的不紧急的事情、重要的紧急的事情
密切相关的任务合并处理:这时候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不重要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琐碎的任务集中处理:此时只需要积累一类事情就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学会了三种处理方式,在生活里,我们应少充当灭火队员,而是尽量把精力放在预防起火上,在火苗尚未燃起就扑灭。
方法三:恢复睡眠。
幼时睡不醒,老了睡不着。
我们最容易被牺牲掉的就是我们的睡眠时间。
加班干活儿、上网看淘宝、热门的连续剧又出新的一集,这些都能成为我们牺牲睡眠的借口。
我们晚睡了还必须要早起上班,为了提神我们就来杯咖啡、来罐红牛。偶尔为之尚可,如果变成了习惯,就是在透支我们的身体,终有一天我们的身体会入不敷出。
那有没有妙招呢?
当然有。
妙招一增加体力劳动。白天有脑力劳动,也要给自己适度的体力劳动,因为现在城市大部分人群都是锻炼缺乏,这时候瑜伽也好、跑步也好、太极拳也好、广场舞也好都能给自己适当的锻炼。如果没有这么大段的时间,上班下班走几站路、走几段楼梯都是锻炼。
妙招二晚餐七分饱。就是觉得还能再吃一些不太饱的时候,就够了。觉得自己忍不住就去找吃的,那就让找吃的路途变得难一些,人为的增加困难环节,比如放在冰箱里而不是自己看书的书桌旁。
妙招三设定睡觉闹钟,提示自己什么时候该睡觉了。如果可以,把睡觉之前做的事情也程序化,比如洗澡、看手机、看书、睡觉,这样就有了自己的节奏和准备。还有小窍门就是看书不要选小说,看小说津津有味想要停下来就不是很容易,最好选专业书籍,看几页就会打瞌睡就可以关灯了。关灯后可以听听睡眠引导的音乐,让大脑慢慢平复入睡。
如果觉得有趣,那就尝试用一下吧。
今天剽悍晨读分享的书是《慢思考》,“慢思考-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想让你的大脑比别人更聪明,需要掌握三个重点,分别是离线思考、批量处理和恢复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