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继续谈论的话题是:怎么才能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或者说什么样的保险产品是比较合适的呢?我的答案是:用的时候有用的保险就是最好的,拥有才有价值,有比没有合适。
货比三家的悖论:追求完美=一无所有
“货比三家”是人之常情,但也是一个悖论。如果你比了三家公司的东西,找到一个最便宜的,但是还有第四家公司要不要去比呢?万一更便宜呢?比了第四家就有第五家,比了第五家就有第六家。什么时候能比完呢?
只要有了这样的想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买不到。追求完美的想法,带来的是一无所有的结果。
哲学家的爱情故事
今天给各位讲两个故事,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我的概念。
据说有一位哲学家有一个学生,有一天学生问哲学家:“老师,什么是爱情呢?”哲学家说:“请你到对面的麦田里去摘一穗最大的麦子回来,前提是只许往前走,不许回头!”
这个学生钻到麦田里,看到一穗麦子比较大,想摘,但看看前面还有那么远,还有好多麦穗,万一有更好的呢?就继续往前走,但走着走着发现,没有更好的麦穗,越走麦穗越小,最后走到地头到了那边,竟然空手,什么都没摘到。
回来跟老师讲:“我啥都没有。”老师问:“为什么呢?”他说:“我看到过挺好的想摘,又担心有更好的就没摘,所以空手回来了。”哲学家说:“这就是爱情。”
哲学家的婚姻故事
后来有一天,学生又问哲学家说:“老师,那什么是婚姻呢?”
哲学家厉害在哪里,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游戏又玩一次,他说:“你到那边的树林里去砍一株最茂盛的树回来,前提还是不许走回头路,这头进那头出。”
这学生钻到树林里找了一棵差不多的就砍了回来。老师说:“这次为什么没空手呢?”他说:“我知道可能有更好的,但我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找到了这棵我觉得还可以,有总比没有强,总比空手回来合适。”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珍惜所拥有的才能幸福
您听懂了吗?婚姻就是要珍惜所拥有的,爱情就是一直在追求更好的。所以爱情一直让人痛苦,婚姻才会让我们最终感受到幸福。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直追求完美的、更好的,结果常常是空手而归,只要满足你所拥有的,你就会心满意足,找到那种幸福的感觉。
不同保险有不同合适性
其实,买保险什么产品最合适?是要基于一定的条件去谈论这个话题。
(一)重疾险怎么算合适性
人生风险
比如买重大疾病保险,它的前提是出险的时候给一定的赔偿比较有用,出险早倍数高就比较合适。
但买了很多的重疾险,却健康长寿活到八九十岁也没出过险,单纯从性价比来看,就不合适,感觉买错了,也许交了九十万的保费,最后保险公司才给我们一百万,放了几十年才多赚十万的利息,真的不合适。
但这不是保险的错,当初买的时候目的是担心出险早,而结局是老不出险,这恰恰是我们的愿望。
虽然损失了一些利息,但却赚来了平安无事的一辈子,有赚取几百万几千万的机会,获得的是幸福的一生,所以保险不能单独计算,要跟人生一起算。
其他对冲险种
如果我们买储蓄型保险,比如养老险,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养老的风险,就是长寿的风险,越长寿领取越多,这就叫“合适”。
但如果买了养老保险交费没几年就出险身故了,保险公司只退还保费,加上生存领取加上一点分红,肯定不如保障型保险合适。
但这也不是保险的错,是因为出险太早了,没有满足长寿的这个条件,所以储蓄型保险要和保障型保险搭配着购买,这样无论出险早还是长寿,对于我们都有一款合适的,这就是“对冲风险”。
赔付次数多少
在买重大疾病保险的过程中,现在保险公司特别多,各家公司产品的价格不一样,病种也不一样,到底哪个合适呢?仅考虑产品,如果保险责任是完全一样的,当然价格低的最合适。
但是保险责任确实有许多区别,不是一般客户都能搞明白的。比如你买的重疾保险,赔两次赔三次,但实际只用了一次,也许不如当初就买只赔一次的合适。当然,如果真的赔了两次三次,那我们就买对了,这个对错,我们无法事先去预测。
赔付责任丰富度
比如有的重疾险有轻症责任,有的没有轻症责任,但如果价格是相同的,责任当然越丰富越好,多个机会。如果价格不一样,我们就要考虑增加的保险责任到底必要性有多大。
分红
比如重疾险里面的分红和不分红之间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不分红的重疾险都要比分红的便宜一些,同样的保险责任价格会有区别,但是分红的具有成长空间,特别保额会增加的。
如果出险早不分红的性价比绝对比分红的高,但如果出险晚或者不出险分红的成长性好,它的总收益也许要比不分红的好,所以到底该买哪个呢?
这个事情不能简单说哪个合适,实在无法下决心就是一样买一半儿,一半分红加上一半不分红,这样两头对堵“对冲风险”也许更好。
(二)住院险怎么算合适性
我们购买住院医疗保险也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绝对免赔额
比如有没有绝对免赔额?比如有一个产品听起来价格比较低,但免赔额是一万。我开玩笑讲,这样的产品,它的价格就是定金,如果你用不上,定金就不返还了;如果要用,你的保费没有交齐,这一万元免赔额就相当于你要补交的保费。
当然这个产品有它的优势,它的赔付可以高达几百万,如果真的有一天生病要花几百万,这产品绝对合适;但如果你生病花在一万之内,全部得自费它不能给你报销,所以这个产品好不好呢?
我们也可以买,但要搭配一个另外的产品,比如在一万以内全部报销或者百分之九十报销的。比例报销和绝对免赔额不一样,比例报销是花一万,还能报九千,免赔额一万,在一万之内都不报,这个细节我们要知道。
等待期
住院医疗保险,还要关注它的等待期,是三十天,是六十天,还是九十天,这个也不一样
报销限额
还要注意报销是按照项目在每个项目内都有限额,还是总数有个比例限制,这样的报销结果也会有很大差距。
只有大量学习才能专业
保险产品,看起来简单,其实研究细节就发现也不容易,所以需要代理人变得比较专业,大量的学习。
结束语:没有最适合,只有最正确
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各位有一个启示,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其实讲了半天,就算是一个标题党,没有最 合适的产品。
我们要了解产品的特色,按照需求限定自己比较的范围,这样更容易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