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我以前在凤矿通风区的同事。那时,他是电工,我是文书,但私下里,我俩特聊得来。没事时,不是我下楼找他聊天,就是他上楼和我说话。我俩都喜欢抽烟,在烟雾缭绕中,笑谈人生、家庭和婚姻,也谈女人,并乐在其中。有时,趁领导不在,我俩经常把办公室的门关起来,躲在里面下棋;下班或休息时,我常喊几个同事,一起打麻将,小胡大多时候都在。那时,我们不论输赢,只记得开心。
后来,小胡离开凤矿,到另一家国企应聘,也是铜陵有色的,而我还在凤矿,依然当文书。
在小胡走了的日子里,我和他虽然不怎么见面,但我有事还是会想到他,而他接到电话仍然会像从前那样说马上就到,从没找过什么借口推脱。或许我和他之间,原本就没有什么可拒绝的借口吧。
小胡是个老实人,电工技术活非常棒。在通风区的时候,凡是别人搞不定的问题,当班的领导都会安排他去处理,而他基本都是手到病除,从没让领导失望过。但他也是个马大哈,对领导不怎么重视,老是以嘻哈的方式去说话,久而久之,领导便不怎么待见他。在通风区干了七八年,小胡始终停留在值班长的位置上。就为这,他没少找我诉苦,而我也没少安慰他,甚至私下里找领导说过,但遗憾的是,没见什么效果。今天想起来,我还觉得挺对不起他的。
小胡临离开凤矿前,我俩还促膝聊了很久。那天,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不舍和无奈。说实话,我很支持他的选择,也劝他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即使不成功,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阅历,一种难得的历练。
世事多变,岁月沧桑,人亦在阵痛中成长。没过几年,我也离开了凤矿,舍弃了全民工的铁饭碗,一头扎进了民营企业的怀抱。他知道后,对我说,这单位挺好的,我曾经也想要去,但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
君在国企,我在私企,隔海相望,心思相通。从那以后,在工作上,我和他如两条平行线,各自往自己的终点前行,但在生活里,我俩还是有交集的,不时会有联系。
小胡精通电器和管道维修,家里每每遇到一些烦心事,我便习惯性地会找他,而他总是随喊随到,从来没说过什么。每次来家里,他在干活,我都会在一旁给他到茶送水,给他递香烟,陪他说话。他干的活,我不会,但有我在身边,他干活就心安就舒服。
小胡干事很利索,不怕脏和累。有时,我看他蹲在那儿,心里替他着急。一米八的个子,蜷缩在角落,想来非常难受,但他没有丝毫怨言,而是微笑着认认真真地做事。有时,一处管道或一条电线接好了,他都要反复检查,并说不能给我留下隐患,否则又是我的事,你还要骂我。我笑了,笑得很灿烂,也很放心。对于肯认真做人做事的,我向来都很尊敬。小胡就是这样的人,这些年,我俩一直相处得如亲兄弟,但彼此却不屑于算帐。
聊天中,我知道这些年,小胡为孩子也挺不容易的。孩子高考失利,他把孩子送到枞阳某学校复读,爱人租房子陪读,他留在城里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养家。
人到中年,深知生活不易。好在小胡性格比较乐观,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较强,所以他能轻松应付。一个人辛苦点没啥,若还能苦中作乐,始终不放弃,方为人上人。那段日子里,我时常想起小胡挂在脸上的笑容,心里敬佩他的坚毅和从容。
忙碌而从容,坚定而笑对,这样的小胡,是我愿意看到的样子。改天找他来家修晾衣架,我再请他抽烟、喝酒、吃饭,陪他聊从前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