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次徒步红沟村,8公里的上山路,用了2小时才到达山顶。天气预报明后2天有雨,今天天气晴朗,正好踏青赏花。再走红沟村有2个想法,一是看看山上的花,弥补一下去年因故错过花期的遗憾,二是检测一下我的身体情况。去年4月中旬,徒步往返16公里的红沟村后,浑身酸痛,差不多用了2个多星期的时间,才觉的身体恢复如常。从去年7月开始,几乎每天都坚持锻炼,感觉现在状态还不错。
我喜欢一个人走在寂静的路上。蓝天白云,山上偶尔有点微风吹过,“清风景明百花香”山上的宣传标语很是应景,走着走着,突然就想起若干年前去敦煌出差,想要追寻一下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敦煌拖拉机厂,便一个人就那样漫无目的的坐上班车出发了,来到当年的敦煌拖拉机厂原址,已经没了厂子的踪迹,询问路边闲坐的老人,他指着远处一排房子对我说:那就是原来厂大门的位置。
现在回想起来,记不清当时我是依据什么,就买了票,坐上班车寻厂子去了。好像是下午出来转悠,在临街的一个铺面摊上买杏皮水喝,和卖杏皮水的老者闲聊时向他打听的,他告诉我大致方向和坐班车的地方,第二天一早,我就坐车往哪个方向走了,他当时也告诉我敦煌拖拉机厂早都拆迁了,但我还是想去看看。明明知道厂子早都没了,为什么还要去呢?我想,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之于我是一种挂念,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种念想牵引着我,想要去看一看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
想起父亲去世的那年9月末,去北京参加改革开放20周年成就展会,为了让妈散散心,就带着妈一起去北京参展。我们去香山看红叶,算来当时妈妈已经64岁了,比现在的我还要大上3岁呢。
因为上山坐揽车的价格比较贵,单程好像是80元,我们只好放弃。那时上香山的路不太宽,有些路是用石块砌的,越往上,路越不平整,不好走。上到一半时累的我们一个劲喘粗气,一直爬到山顶,特别是快要到山顶时的一段路,我们真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去的。上到山顶,有人给妈妈奖励了一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纪念章挂上,当然是收钱的。现在想想,我妈真是厉害。
香山的秋天,景色宜人,大片的林木已经染上了色彩,登高远望,烟雾缭绕,色彩斑斓,身临其境的我们沉浸在“山色日夕佳”的诗情画意中流连忘返。下山时,我拒绝妈的意见,坚持必须坐缆车下山,拗不过我的妈妈只好同意我的意见,我们买了2个硬邦邦却甘甜的青色柿子,坐在缆车上一边吃着甘柿子,一边欣赏着层峦叠嶂的山色美景。第二天傍晚,我们又去了天安门广场。
走在路上,一会想起爸爸,一会想起妈妈,都是些我们兄弟姐妹和爸妈在一起的生活场景。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我会经常想起以前的事,心情也随着思绪的起伏变化着。唉,那时的我,好像根本就没想到要问一下妈的身体是否吃得消?直到今天,自己感受到身体疲乏时才知道当年我是多么的粗心呀……
走在寂静的山路上,蓝蓝的天空下,山花开的自在坦荡,心情特别舒畅,不由得我一边走一边动情的唱着歌,《我们新疆好地方》,《怀念战友》,《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南泥湾》……唱着唱着,居然哽咽起来。
走在寂静的路上,最能感受到我们一时一事的心境,有时甚至会放大某种感受。人总是在寻找心理的平衡,而在平衡被打破和重新建立起来之间,就会体会到一段莫名的感受,这时用来填充我们内心的,往往就是“心情”这个难以琢磨的东西。
走在寂静的路上,有让心情释放和回归的环境,我喜欢。
20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