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选书和系统阅读?(全文)
2014-01-24 占豪
新书《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出来,又有战友提醒之前写的关于读书的文章还没写完,什么时候能够补上。对此,个人也的确抱歉,一耽误这事就耽误下来了。借着新书大家的阅读劲头,咱就把读书的系列文章给续上,下周陆续发出,供战友们共享。当然,占豪给战友们分享的东西从来都放弃版权,大家尽可以转载,多读书、读好书利于大家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现在,我们就把当时这一系列的第一篇先重新向战友们分享一下,下周我们分享新内容。
第一篇原文:
也许是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出来,大家读后的确感觉里面涉及内容、领域丰富而有所感,最近邮件、微博留言有很多战友要笔者推荐书目。甚至有战友请笔者“推荐一百本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
对此,个人认为可能很多战友在读书问题上钻入牛角尖了。因此,笔者就想有必要写一篇相对系统性阐释读书、选书和阅读的小文,以便于给战友们提供点参考,也就综合性回答战友们的提问了。
很多战友可能会疑惑,为何不推荐一些书呢?
坦率地说,读书越多会越觉得书海浩瀚,不同的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喜好······必有不同标准,笔者自己在不同阶段尚有不同认识、喜好和偏重,何况这数十万上百万战友呢?如此之众,哪有一个万能的模子适合每个人呢?
所以,与其推荐几本书,不如写一篇关于读书的小文,或还对战友们更有用、更有价值。笔者的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作为一个有广泛阅读经历的人来说,一点经验或可借鉴。
一、关于读书:
首先,读书要从兴趣入手。
个人认为,读书是兴趣,为兴趣读书方可持续,否则终不能久。读书,要成为生命中的一种习惯,习惯方成自然。有些人,爱读书是天生的;有些人,爱读书是后天培养的。笔者自小喜欢读书,可能就是天生和书有缘。不识字时是小人书,读小学就不知道从哪里搞来《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全传》、《三侠五义》等等长篇小说来看,后来有机会到书店,宁愿其它东西不买也想多买几本书。
不过,更多时候,孩子是受周围环境影响。所以,建议家长哪怕在孩子面前装个读书的样子,也要培养孩子读书兴趣。读书,受益终生。
就成年人来说,个人认为读书着实不该是任务、负担,更不该认为读书就是为某种目的而读。读书,大多时候要信马由缰,自由而读。既然信马由缰,那就一定要找自己的兴趣点,从自己兴趣入手较容易上手、坚持和找到共鸣。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好的开头,一旦形成习惯,就会逐渐形成拓展。
所以,笔者给想读书战友们的第一个建议是:读书,一定找自己的兴趣点,从自己兴趣入手,读书方能成为习惯,也才能长久坚持。
其次,读书要抛开实用化。
实用化的读书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工作中、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阅读一些知识才能应付,这是现实的需要,不可避免。但,若读书只为实用,人之眼界、视野必会越来越窄,人之思维境界必难获得提升,也就基本上和长远眼光告别了。现实中的人,多数人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实用性地读。
个人认为,读书一定要有很大程度的非实用化。人,只有不断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才能认识到更深的大道,才能将不同领域中的知识应用到更多领域中去。纵观历史上的大家几乎都是杂家。不说别的,就拿历史上大智者来说,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这些人的知识层面都是涉及极多领域才有那样的成就。
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笔者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中涉及股票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国际政治形势、历史、金融、军事,看待问题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则主要从现实哲学层面考虑。当然,笔者不敢说多么博学,但至少这与笔者自小广泛阅读有莫大关系,甚至包括笔者股票书籍《黄金游戏》系列里面包含的都不仅仅是股票技术,而是追溯到文化、哲学层面,这些同样是博览的结果。坦率地说,在阅读的时候,绝没想到过写书会用到,完全是自己喜好。就当时来说,这些都是“无实用价值”之书。
所以,读书,一定不要过度实用化。非实用化,读书才能博。博,人的知识体系才能完善、厚重。
其三,深入读书。
所谓深入读书,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是对一个相关感兴趣的领域或问题,多找一些不同作者、不同观点的书去读,然后思考、比对,自己给自己在心里做一个辩证思考。
如此,针对某个方面的知识就会更全面、完备。否则,只读一面之词,特别是很多时候某些书总是受作者当时认识环境、知识体系、个人情绪等等因素影响,实际上观点并不客观,结论往往就较为突兀和经不起历史考验。那么,若有比对不同视角下的思考,自然会对某个领域认识得更全面。
所以,这一层深读的意思是:针对某个领域、问题、观点或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和阅读。
另一方面,对经典中的经典,则可反复阅读、反复揣摩,通过阅读、揣摩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类书诸如儒家、道家的经典,佛教的经、律、论,西学中的一些经典等。特别是诸如佛经和儒道经典,其内涵之深、思想内容之深邃浩瀚,值得反复品读。所以,这里的深读是指对某些经典进行深入阅读、反复阅读。
其四,要读而思。
《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就是学习,学习如果不去思考,到头来必然陷入迷途,读书为明理,若书越读越糊涂、越郁闷、越看不到光明,那读书何益?书,本身不过是思想载体而非思想本身,若不将这些知识化作自己知识体系丰富、思想境界提升,那读书等于白读。
有句话叫“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虚拟人物哈姆雷特尚且如此,书当然呈现在不同人面前一定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若不去基于现实地独立思考,那读书读出来的,也不过是新的迷惘而已,哪里又有知识、智慧、境界之提升。
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去思考。
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思考。个人认为,读书的思考分两个思考脉络。
1、作者的思考脉络。即在阅读时,去揣摩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通过文字去揣摩作者写作初衷和思路,作者是理性的还是情绪的?作者是片面的还是全面的?作者的思路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如此,有助于读者走进作者的思路当中,也就有助于理解书中阐释的思想内容,对好的内容就能吸收,对坏的内容就能摈弃。
2、有一个独立于作者、自己的思路在并行,即自己独立思考的脉络。一边按作者思路走,一边再去独辟蹊径,用自己的思考去对作者的思路进行审视,若发现不同意见,就去反思作者的逻辑是否有漏洞。若有,那再去斟酌到底是真的漏洞,还是自己未能读懂作者的逻辑和思路。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就有一个自我推敲的过程,推敲过程中就是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如此,每读一本书,就不单单获得作者思路中有益的部分,还能找到作者不足的部分,且作者那部分不足自己就能通过自己思考、推敲、斟酌,从而在自己的思维中将其补上。
通过上述两个脉络思考,一本书读下来,自己不但有了作者的思路,还有一个更完备于作者的、属于自己的思路。这个学习提高的速度,岂是那些死读书之辈可比。
不过,坦率地说,这里还有一个知识深度和层次的问题,有时候很多人是读不出问题的,这种能力需要锻炼。也正是有时候阅读思考能力的不够,读者就比较容易被作者的逻辑、情绪所绑架。也正是基于此,笔者在写作《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黄金游戏》系列过程中,尽量摈弃个人情绪,保持足够理性且开放的态度,尽最大努力不去左右读者的情绪、思维。特别是绑架读者情绪,个人认为这是作为作者的基本底线,一本说理的书,一定要摈弃个人情绪,只说理,完全置个人情绪之度外,那才能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虚心包容。海之所以大,是因为能纳百川;人之所以大,是因为能识万物。
关于读书,笔者大量阅读之后的感受是,哪怕中国先哲经典,依然可找出很多不足和漏洞,特别是以新时代现实的眼光去看,有些地方需要新的诠释和改进。但,唯独让笔者觉得博大浩瀚的,只有去悟的书只有两种:一是《易经》,二是佛经。
上述是第一部分,后面会写如何选书和阅读。爬格子真是一个苦差事,静静写篇文章不知不觉又到凌晨一点了。写作《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和《黄金游戏》系列时,这都是家常便饭。
另再替厨娘转发一条新书的消息:刚收到社长消息:新书已印刷完毕。原计划今天入库,因为腰封需要逐一包装,入库时间延到下周一。顺利滴话,淘宝黄金游戏书屋上海通道次日即可拿到货,湖北通道因为物流原因会稍慢一些。社长答应第一时间给战友们发货,咱拭目以待。下周一停止签名书,厨娘需要和书屋战友核对确认,如何都不能耽误发货。
关于如何读书我们在之前已经分享了很久以前写的,现在接着写如何选书。本来想一口气写一篇完整的,但一直难以抽出系统的时间,而且一下子写得过长很多人可能就没耐心看下去了,所以咱们干脆来个连载,一次写一部分,慢慢写完。
谈起选书,其实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总体上缺少一个系统的方法,占豪能给大家提供的最终是想让大家有系统性的选书能力,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一般人选书,功利性和目的性很强,我不想将这种功利性和目的性太强的方法教给大家,因为这种读书方法若非到了一定程度,非但无益于培养读书兴趣,反而会遏制读书兴趣。当然,这里并非完全否定功利性和目的性,因为我们为了去学习很多时候都是目的性很强地去做,有时候为了某个目标也需要去功利性地读书。但显然,过于目的性和功利性,往往不可能使得兴趣持久和广泛,反而不利于长期的阅读培养。
那么,又该如何选书呢?
一、海选:
个人认为,最初读书还是以海选为主。如何海选?譬如自己喜欢小说,那么就到书店小说类图书书架那转转,或者到网上书店小说类图书中去转转,翻看一些小说的内容,在网上还可以看看大家的评价,看中之后买回来读读。这样时间长了,各种类别的书都买来看了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就找到了。这个时候再选书就非常有目的性了,这就像尝遍山珍海味,最后自己喜欢吃什么一定能找到;听遍各种类型的音乐,最终一定会知道自己喜欢听什么。所以,最初选书应该多做做海选,这个过程虽然会让你读书旅程中走一些弯路,但不走弯路就不会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的风景。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去看一看自己不曾看的风景。
我为什么首先给大家推荐海选呢?一方面这是个人在读书历程中的一点感悟,另一方面则是事情的基本规律。个人自小热爱阅读,但最初的阅读完全是基于个人兴趣,后来因学业买书较具目的性。再后来在经常泡学校图书馆,在借书的时候经常是信手拈来,有些书读了收获很大,有些书浅尝即觉乏味而还回去,各类书籍读了很多后总体上是杂七杂八。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再后来读书却越来越有准确性和目的性,但却几乎没了功利性。更重要的是,此时带有目的的去读,往往都是直接找最好、最经典的书来读。譬如个人学习佛门的东西就是从读经开始的,而读古代经典就是从经史子集开始的,但这是在有了大量阅读之后,再去很有目的的读就没了那种功利性,而是带有一种学习、思考的视角去读。
这种方式,其实现在总结起来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以孩子成长为例,往往听话的乖乖孩成年后却干不出大事;相反,那些少年时不太听话的孩子,往往成年后会有较大作为。读书也是如此,刚开始不太守规矩的阅读,往往会给一个人带来大量的阅读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一个人的阅读人生来说,那是开拓视野。人,只有视野开了,才能有比较、有选择,这种选择才最有价值。
战友们读《黄金游戏》系列、《货币战争背景 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和《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系列,应该都能感受到其中内容中经常走很多小道、近道,其中根本原因就是过去的读书的积累。
二、筛选:
自古以来,读书就是成就人的一个通道,所以在中国古代士的地位是最高的。这里的士非仕,前者为读书人,后者为作官者。中国古代,仕多出于士,但士不一定是仕。读书为什么能成为成就人的通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书就是前人的经验、知识的积累,通过读书可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如今社会,虽然较古代更加复杂,但读书更显得必不可少。现代人若不读书看报,鉴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人,要读书、知书,并能很好地将书本里的知识和自己的现实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
我们前面一节谈到关于书的海选,我们读书之初为什么要进行海选?为什么要多读各种品类的书籍?就是为了让自己开眼界,打开视野。读得多了,看得多了,自己的知识层次、见识和能力自然会提高,相应对书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选书能力自然更会提高。
在海选之后,我们要着重筛选。怎么筛选?即从汗牛充栋、浩瀚的书海中很快找到好的、经典的书籍。读好的、经典的书籍,就需要花点功夫。如何花功夫?个人认为应该通过分类去寻找。那么,又该如何通过分类寻找呢?
通过海选广泛阅读,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对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产生兴趣,这个时候看看这类书籍属于哪种分类,然后就可以去探寻这种分类里边的好书。探寻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百度,但这种方法能得到信息,却往往又不够全面。要想得到全面信息,读相关领域的史料、史书,能把相关领域的史书给读了,基本上相关领域的牛人也就基本上摸个七七八八,然后就读这些牛人的著作即可。另外,还有就是更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搜这个领域的牛人,把代表性人物给弄出来后,看看这家伙都干了些什么,有什么著作,然后把这些人的著作拿出来读,一定就是经典。这样省时省力。如此筛选下来,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读到上等的好书。
当然,这并非全部。任何一个领域,几乎进去之后都会不断细分,一旦开始发现里边的各类细分,那么就可以根据相关的细分再去找相关细分内容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这样就能曲径通幽地探索出与众不同的读书路子来。而这种路子,事实上必然会根据个人的喜好、探索的领域不同而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这种特色,会让你成为某个领域或某个行业的专家、专才,会提高你在相关领域的视野、作为,也会提高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地位。我们就举个简单和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一个想炒股的人读读《黄金游戏》是不是会少赔点钱?不说必然成为专家,但至少能够少走弯路。而要想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对当前世界想有更深的理解,读读《货币战争背景 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和《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系列,立刻可能就明朗很多。作为喜欢侃时事的男性,会让你在朋友圈、生意圈里侃侃而谈,陡然感觉自己有指点江山的味道;作为女性,一个能和男人侃时事的女性会在男人圈里更受欢迎,也更容易闯进男人的世界。
读书总是好的,多读书、读好书,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变成生后习惯。
三、精选:
任何事情,不可能总是没有目标,漫无目的和没有条理。哪怕我们尝遍山珍海味,最后常吃的、喜欢吃的东西其实也就那几样;哪怕我们走千山、行万水,最终必然有一个自己的家。读书也是一样,当我们进行了非常普遍性的阅读,在书的海洋里已经领略了智慧结晶的浩瀚,总归最终要有一个或多个、一时或长期的目标、目的。所以,选书在经历筛选阶段后必然要进行精选。那么如何精选呢?
根据个人的经验和心得。精选书籍有五个窍门:
一是熟悉相关领域的历史,了解相关领域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著作。掌握了这些,就很容易找到相关经典著作,因为某个领域、某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那么几个,而经典著作往往就出自于他们手中,这样就很容易找到相关的经典书目。在某个领域,实际上如果能了解其历史,熟悉相关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著作,对相关领域的认识也就跨入了专业级别。当然,具体到每个细节,可能相关的书籍非常多,如个人喜欢或需要,可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阅读。
二是请专业人士推荐。这个方法其实得找相关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士,他们熟悉的领域一定会知道哪些著作经典,他们推荐的往往都是相对较为经典或具有实际意义的书。同时,还可以听听他们对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问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个好东西,什么东西都可以查到。所以,当需要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时,找搜索引擎搜索一下,往往能够搜索到有价值的信息。
四是看购书网站相关行业或领域的销售排行榜,销售的好的书籍不一定都是好书,但一定有其原因,找到原因就知道是否对自己有意义。而如果是经过长时间历史考验的常销书,书籍往往就有较高的价值,读这种书一般都能得到需要的知识。
五是到专业书店现场考察。某些行业或某些领域会有专业书店,这些书店中往往会藏着其他地方不卖的书籍,这些书籍很多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他地方不卖是因为他们不是通俗读物,读者群少。但是,对于一个想深入了解某个领域的人来说,这些书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读书、选书和系统阅读?(三·一)
我们前面谈了如何读书、选书,那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个人这些年读书、选书的感悟和心得,战友们可作为参考。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有长期阅读习惯,并且会选书,但客观上并没有达到读书的较高境界。真正会读书的人,一定会进行系统阅读。
什么是系统阅读?直白点说,就是在某个方面或领域,针对某个命题、问题或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以便于对相关领域的相关问题或命题,有系统性地进行知识学习和补充。
那么,该如何进行系统阅读呢?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进行系统性地阅读。
一、进阶阅读。
何谓进阶阅读?这就像我们由浅入深地学习某门学科的知识,先浅后深,逐步深入地进行学习。在我们进行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触发我们对某个方向、方面或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此时就是一个进行进阶性系统阅读的机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有很高兴致的时候,学习效率会很高。所以,当我们对某个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时,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点,然后对相关问题、相关方向展开进阶性的阅读。
进阶性阅读,就是去根据我们的兴趣点,去寻找相关经典、权威或有价值的相关书籍或文章进行系统性的补充阅读或学习,或者根据相关的点到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知识,然后对自己相关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这样的进阶型阅读,本质上是一个针对相关问题或相关关注点的系统性阅读,这种阅读会增加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深度,也会增加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甚至,有时候这种进阶会长期持续下去,并使得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现在复杂的社会最初是由极其简单的社会细胞所构成的,当前复杂社会是不断进化而来的。我们每个人最初其实都只是颗受精卵,是细胞不断分裂、生长才有今天的我们。进阶性阅读其实也是如此,当我们因为阅读触发到对某个点的兴趣,然后不断围绕这个点进行扩展,最终在某个领域实现非常大的扩展性阅读和学习,并因此而产生新的智慧结晶。如此持续,当然会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行家。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去大面积扩展每一个个人的兴趣点,大多数时候这些兴趣点也只是一时的兴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高效的手段针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系统的拓展性查询、阅读。长此以往下去,自己的知识体系会更加丰富,看问题的深度会得到巨大提升。
二、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针对某一本或某一篇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精细阅读。怎么进行精细阅读?它不同于我们读书时候的课本,需要一课一课地认真学习;它也不同于我们读小说一样泛泛阅读;它就像我们吃饭时的细嚼慢咽,慢慢品、慢慢记、慢慢分析、慢慢理解,直到对书中的精华内容有深入的理解,甚至会举一反三,产生自己新的见解。譬如,很多战友阅读于占豪的书,就会读很多遍,就会一点点地品读和理解。之所以如此,原因是战友们多年来对占豪的了解。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占豪多年学习、研究的成果和感悟,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对于这样的内容,就需要多读几遍,进行精读。而对于古代经典或学术经典,更是需要如此。
当然,精读也需要技巧,譬如要对相关关键内容的关键点进行更多的阅读和理解。通过抓一本书中的精华部分,抓每一章中的精华部分,实现对相关内容的精细阅读,从而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三、深读。
何谓深读?所谓深读,就是要针对某个问题、某个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阅读。这种阅读,需要读者寻找大量好的相关书籍,并对这些书籍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提高自己对相关知识领域的认知。这种深入性的阅读,一般较耗时间和功夫,但一旦进行大规模的深入阅读,就能充分学习到相关领域的相关知识,对自己相关知识体系的完善有莫大好处。
四、博读。
博读者,多读也!即在某个方向、某个问题、某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相关的阅读。博读的特点在于,不需要对相关的每本书都进行阅读,完全可以只读相关书籍中的相关部门。这样博读,可以快速提高自己对某个问题、某个领域或某个方向上的认识。博读,在读之前需要查阅更多资料,找到相关资料后,再进行统筹阅读。这种阅读,有点像查字词典,只需要读相关部门即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进行博读,这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式。
另:越来越多的战友反馈已收到新书《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对新书内容的系统性、现实性、广泛性以及可读性给出了很高的认可,占豪在这里感谢战友们的支持。同时,不少战友也提出建议,希望不要再赶到年尾出书。这个以后尽量,我其实也不想赶在年底,但事件恰恰都在年底,也是巧了,希望下次能错开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