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段妈妈“咆哮式”辅导作业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从视频中看到,当时已是深夜10:30,孩子正趴在桌上写作业,妈妈坐在孩子的身边。
突然,妈妈大声训斥道:“这明明是小a,你咋整个大A,啊?”
“干啥,你啥不会!”
顿时,孩子被妈妈的吼声吓得语无伦次,然后低声哭泣起来。
这还不算,不一会,爸爸也加入妈妈的批斗中,对孩子说:“你都学了些什么啊?”
……
孩子写作业,家长在陪伴,本该是温馨的画面却演变成,妈妈吵,爸爸说,孩子哭的一幕。
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是靠吼出来的,孩子学习不好,就是管的不够严厉。
但是,孩子每天写作业时,如果耳朵里充斥的是父母的吼叫声,孩子怎么可能积极地看待学习这件事?
这让我想起纪琼院长讲的伴随情绪,在孩子写作业时,父母频繁的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怒吼,孩子会有不好的伴随情绪,不仅心理受到了伤害,还会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
长此以往,学习会慢慢变成孩子讨厌的事。孩子会把父母的怒吼声与作业之间建立联结,可能孩子一拿起作业本就会想起父母的怒吼声萦绕在耳边,即便孩子没有明显的情绪上的变化,例如大哭或者发脾气来反抗。潜意识也告诉他们,远离作业本,就等于远离了父母的吼叫。
长期在被父母斥责中学习的孩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建立起负条件反射,只要爸爸或妈妈要求去写作业,立刻就会来了情绪。你观察孩子,会看到他(她)撅着嘴,磨蹭拖拉,迟迟不能进入写作业状态。
从最初写作业被吼,到逐渐反感写作业,最后发展到厌学情绪的孩子,都是这样慢慢被养成的。而那些厌学孩子的父母很少会思考这其中有自己的“功劳”。
如果小学阶段,孩子就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反感和抗拒心理,这种厌学的情绪阴影,很有可能一直扩散到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家长要么科学地陪伴孩子写作业,给到孩子好的伴随情绪,让孩子把学习和舒服的感受建立链接;要么在孩子学习时,家长自己学习成长,多掌握一些科学的养育方法,做科学的家长,推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至少一个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