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煮了三枚鸡蛋,一家三口每人一个。我跟孩子说起我小时候,只有生日才可以迟到一个煮鸡蛋,平时可吃不到哟。
儿子觉得不可思议,是啊,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是体会不到,也想象不到的。
对于鸡蛋,在我小时候,只知道三种吃法。一种是煮着吃,这个只有一年一次的生日,才能吃到。平时是吃不到的,养的那几只鸡子,生了蛋,要拿到街上去卖的,卖了,买生活日用品;
另一种吃法是韭菜炒鸡蛋,这个是家里来客人才可以吃到,招待客人的;
还有一种吃法做蛋撇子,其实就是去了蛋壳之后的水煮蛋,家里来客人,还没有到吃饭的时间,就先给客人做“接上”吃的(相当于两餐之间的点心)。
后来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知道鸡蛋的吃法越来越多。几乎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因为有足够多的鸡蛋可以供应。
由此我又想到我第一次吃荷包蛋的情形,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鸡蛋还可以这么吃。
好像是九十年代中期,我去常州,找二嫂(但是还是二哥的女朋友)玩,她当时在常州打工。我一个人摸到那里,天已经黑了。她知道我晚饭还没有吃,于是就给我弄了荷包蛋,我是看着她做的。
先在锅里倒油,油热了,打入鸡蛋,等鸡蛋一面煎好了,再翻过来煎另一面,两面都煎好,鸡蛋差不多已经熟了,就可以吃了。头一回看到鸡蛋可以这么做、这么吃,觉得那是我这么多年来吃的最美味的鸡蛋吃法了。
当然,现在鸡蛋的吃法,已经多得数不清了。蒸鸡蛋、涨鸡蛋、茶叶蛋、鸡蛋饼……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
现在的鸡蛋随时可以买到,想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所以现在的孩子不能理解那个时代的情形,怎么会吃鸡蛋自由都实现不了。
生活在物质充足的时代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