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指初期挪威出海捕鱼售卖时期,捕获到沙丁鱼去售卖时,总会因为时间过长导致沙丁鱼死亡,从而影响售卖。
但是有一位渔夫却与其他渔夫不同,他捕获的沙丁鱼不仅是活的而且还十分有活力,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原来这位渔夫每次会在捕获的沙丁里放一条鲶鱼,鲶鱼最喜吃各种小鱼,沙丁鱼为了活命只好不停躲避鲶鱼,因而,最后售卖时,剩下的沙丁鱼是最为鲜活的。
这就是最初“鲶鱼效应”的定义。
鲶鱼,在我们看来是多么弱的一个鱼类,可谁能想到它竟能使沙丁鱼如此害怕。我有时候单纯想到鲶鱼只是一个“被利用者”没什么可厉害的,但那仅仅是在我们人类的角度上,退一步来说,你怎们有知道没有人类是“鲶鱼”呢?
一定程度上,世界是处于守恒的状态,有强就必定有弱;有灵敏的就必定有愚笨的,这就是最为简单的自然定律。
最近在追一档职场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作为综艺来谈我是接受任务设定的,我第一眼看着眼睛一亮的并不是和杨超越同类的实习生“李晨”(在弹幕里看到这个评论莫名的觉得贴合,起码他前两期都给我了这种感觉),而是何运晨和李浩源这两位实习生,首先他们能力就不用了说了,一个能张口就来法律文献,一个上过法庭,冷静分析,这简直就是神仙小哥哥啊!
不少人因为看过这个节目后更是直呼“我们不配做职场新人!”,不错,这种人的确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无论在学校还是职场中,我们首先会像有能力,面容姣好的人投去注视的目光。
这就是我们,喜欢比自己更强一些的人,仿佛他们是光,是引领者。
可是,我们自己是不是更像那个小李晨呢?
没有那么强大的学历背景,没有那么厉害的能力,没有令人称羡的大脑,有的只剩“努力”。
此时此刻是不是觉得“努力”是一个特别悲凉的词呢?我们看着小李晨,不就看着这样的自己吗?起码我是有很深的同感。
如同小李晨一样,在一群优秀的人群里自己就是那个不折不扣的鲶鱼。“渔夫们”更看重的是其他优秀的“沙丁鱼”,而不是你这条傻傻只会动的“鲶鱼”。
可我们就因此放弃吗?
特别喜欢李浩源在面试时和律师的一段对话,律师问他,“你觉得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他回答,“天赋更重要!毕竟是天花板一样的东西!”,律师接着问,“那努力就不重要了吗?”,李浩源说,“努力也很重要,总比躺着好!”
我们是不起眼的“鲶鱼”,可我们并没有躺着不动!
我们努力上游只是为了“力争上游”将自己变成“有价值”的沙丁鱼!
在节目中我们只看到了编导给我们设定的人设光芒,何运晨好帅,李浩源好有才华!
但我们仿佛也只是看到表面现象,先抛开不可逆转的相貌,他们俩的才华是天生的吗?
答案肯定是,不!
何运晨在没上大学之前也是一个内向的男孩子,他能拥有如今的口才,也是在大学期间突破自我参加辩论社训练得来的。
李浩源可以张口就知道法律文献,也是在大学一本一本书看下的。
他们之前是不是“小李晨”我并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要想蜕变成凰,不经历浴火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没有天赋,你可以没有聪慧,你可以一辈子都是一条鲶鱼,但只要你愿意坚持不断努力,哪怕最终没有逃脱“鲶鱼”的队伍,你也一定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鲶鱼”!
“沙丁鱼”的世界不见得那么好,但多游游,总比待在原地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