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自幼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王铎一生经历两个朝代,是明代的遗臣,明亡后继续在清朝做官,所以在历史上人品为人所诟病,但这不影响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在日本书坛就有“后王胜先王”之美誉,可见他在日本书坛的影响力,当代以来学习王铎行草书法的人也很多,可见他的影响力之深远。
王铎博学好古,不仅工诗文,尤擅书法绘画,以书法闻名于世。他的书法功底极深,数十年,遍临魏、晋、唐、宋名贤书迹,诸体悉备。他注重学习传统,认为“书不宗晋,终人野道”。楷书师法钟繇,又学颜真卿及柳公权,笔力洞达,既端正庄重,又显灵气俊逸。行书草书最为世人所重。行草书宗法“二王”,后得力于宋米芾,其手卷苍劲跳跃,布势连绵,变化神出。王铎的行草书特别是长条幅草书,以惊人的笔力,奇矫怪伟的体格,浑厚淋漓的笔墨,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他的书法线条形成是极富个人特色的。他既不雷同于历史上各名家,也异于同时代各家。他那霸悍雄强,扛山举鼎的笔力是数百年来无与抗行的。
王铎行草书法的笔法劲健潇洒,筋骨弥漫,学习二王而自出机杼,王铎的成功就是将“二王”一路笔法做了各方面的调整,使线条苍劲刚毅而富有弹性,有“锥画沙”、“印印泥”之妙,通过提按以及运笔的疾迟控制,使其最终形态显得骨气洞达、风神潇洒,时有米芾书法的狂放不羁,八面出锋,他学习书法,一天临贴,一天创作,可见他对书法临帖的重视,也正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所以成就了他在书坛上的历史地位。他的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关于王铎草书,清康有为曾言:“笔鼓宕而势峻密。”就笔法方面言之,王铎可谓是一位驾驭毫颖的高手,提按、顿挫、使转,运用随意裕如。常人要想运用如此笔法写出气势磅礴的大作品,恐怕很难。
王铎书法的结构随势而为,结体自然,姿态险绝,时出新意,总体上结字险绝,变化多样,气势连贯,挥洒自如!其茂密、飞动、多变的结构是他书法豪放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王铎草书结构正奇相生,依倚错落,虚实相间,疏密对比极大,在飞动中蕴含着勃勃"生气",在同形异态中发挥极致。其草书结构是支撑起王铎成为明代"尚态"时风中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大家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
王铎书法的章法,纵横跋扈,酣畅淋漓,上下衔接,自然连贯,左右行列分布大小参差,粗细对比,疏密对比参杂其中,整体章法气韵弥漫,浑然一体!王铎对草书的突破还表现在其独特的空间处理上。他的空间意识很强烈。我们甚至可以说,王铎的草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动感的丰富多元的空间模式。在这动感的背后又蕴涵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美,这就是王铎草书的魅力所在。相信,这也是很多书法爱好者喜欢王铎的原因。
学习王铎的书法,可以从他的行书入手,掌握他的节奏气韵,熟悉之后可以再学习他的草书,体会他用笔结构章法的特点,并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去,相信会大有裨益。(更多书法学习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独上高楼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