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探洞,孩子们说要去过一天原始人的生活了,在孩子们的认知和经验中,大概只有原始人才住在洞里吧。
穿上探洞服,为探洞进准备。早上的雨有点大,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教练们先带孩子们在室内玩了一些暖场游戏,激发一下孩子们的斗志。
待雨只有零星几点飘下,我们就开始出发前往大硝洞,乘车至山底,徒步上洞。
下过雨的山路有些湿滑,对于有些没有爬过山路的孩子来说,平衡力是个挑战,会非常担心自己滑下去。对于一些没有经常锻炼的孩子来说,体力是个挑战,爬到上面就开始气喘吁吁了。但,不管怎样,孩子们都安全顺利抵达大硝洞,第一关挑战完成。
在大硝洞(古代炼硝遗址),洞穴专家、我们的总教练樊黔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洞穴是如何形成的,在洞穴里活动的安全事项。然后带领孩子们开始探洞,观察洞里的一切,洞穴瀑布、钟乳石、化石、洞穴生物......这里的一切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
“这里,这里是什么?”
“我发现了这里有生物,教练快来看,这是什么?”
“这水能喝吗?”
“快来这里看,这里有生物。”
“这里有化石。这是什么化石?”
“这里有蝙蝠,我们发现了蝙蝠。”
樊教练一边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一边细心讲解。
“鹅管是钟乳石的胚胎,钟乳石是几十万年才形成的,洞穴的生存环境非常脆弱,洞穴生物靠菌类生存,尺蛾、潮虫、地下蜗牛......”这些陌生的知识、陌生的名字快速在孩子们大脑里闪现。
如果是在平时看到这些知识,孩子们可能脑子都是懵的,但是,当我们亲眼看到钟乳石、洞穴里的化石、篇幅、尺蛾,那些知识和名字就变得亲切起来了。
当我们在洞穴里冥想三分钟的时候,孩子们发现自己可以听到很多平时听不到的声音,比如水流的声音、呼吸的声音、衣服摩擦的声音、蝙蝠飞过的声音......专注当下,就能看到听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冥想的过程中,思如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当时,她很害怕,在瑞宸妈妈和梓琳妈妈的帮助下,她逐渐放松,度过了与黑暗共处的三分钟。
洞穴里的烛光火锅,更是放松了心情,樊教练说,很多孩子,这一辈子可能都只会来一次洞穴,那么这一次就一定要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吃过那么多火锅,但在洞穴里吃得这次火锅一定是最特别的。
午餐结束,樊教练给我们上了一堂《洞穴里的小精灵》的课,雨霏等同学对洞穴生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发现的洞穴鱼类就有150多种,樊教练说一定还有很多洞穴生物没有被发现,需要人类的继续努力,积极探索。
在巨大的钟乳石面前,孩子们用瓶子装钟乳石上面滴下来的水,坐在石头上玩,合影留念.....留下珍贵的回忆。
出洞的时候,雨停了,路依然很湿,“原始人的一天”就这样的结束了,但我相信,那些探洞所发生的故事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心里,某一天,再次回忆,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