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临近周更文的截止日期了,发现自己还没有写,甚至连写的冲动都没有。所以很佩服那些能够坚持日更不辍的人,更别提那些保质保量的大V们,简直不是一般人。
聊聊最近新学的词吧。
穷对付
初次听到这词是从同事的口中。当时我们俩聊起,有些领导和同事,工作的时候不怎么思考,总是一副极尽所能应付差事的表现。他用穷对付来形容,发现真是一语中的。
后来我查了一下,穷对付,这词又做“穷对副”,意思是勉强凑合,极力应对。
每个人的语文水平,这时候就提现出来了,我顶多说说不够认真,不够尽职尽责,不够努力之类的话。
后来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在工作中会有穷对付的表现。加上自己平时的观察,发现这类人的做事态度是完成大于完美。只要做完这件事就大功告成,至于是否达标是否有效果,不再考虑范围之内。在他们的工作理念里,做到比做好更重要。
这就引发我反思,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心态?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心态?(有些时候的日更好像就是有点穷对付)
所以,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在合理的预期时间之内,还是尽量要做好而不仅仅做到;在生活中,也尽量不要去应付或者简单对付,始终要保持有一定的要求。毕竟,工作与生活基本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不能太过潦草。
费妈
自从有娃之后,这个词就自然而然的蹦出来了。尤其娃会走后,带出门,走两步就找妈妈求抱抱,你不抱她,她抱你的腿,寸步难行;你抱着她,负重增加20多斤,关键是,她基本会让你一直抱,而且只让你抱着,除非你不在她的视线里。
所以,每次出去玩,抱着娃前行,汗珠自动滑下的时候,就不得不感慨,有娃真费妈。应该再增加一条,有娃真费钱,只是我们现在还没到费钱的阶段。想想,可能就这段时间费妈吧,以后就好了。
最近国家实行教育“双减”,看着似乎对于家长们是好事。可是一深思,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以前很多家长会花钱,让孩子去培训班,现在无法参加那么多的培训班了,那孩子的教育不能全靠学校,自然有部分重任要落在妈妈身上了,谁让娃是自己生的呢。除非国家实行普高,才能彻底解决家长焦虑。
于是,就有网友说:
教育只会越来越费妈,但是娃是自家娃,不费自己的妈,费谁,哈哈哈哈哈哈
好吧,费妈的历程可能才开始。
最近在写反思日记,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方式。之前参考别人写感恩日记来提升自我对生活的幸福感知,发现坚持不了几天。反思日记记述的都是自己做不到位的地方,发现每天总会有让自己有感触的事件,需要不断提升的地方。这可能与我们对于自己的不足,总是相对比较敏感,对于拥有的东西反而很多时候熟视无睹,或者认为理所当然,也就感知不到了,我们总是惦记着自己没有的东西。
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需要提升,需要多花点心思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