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最有代表性的是2个地方:一个是西江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另一个则就是肇兴侗寨,肇兴侗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怎么去?
(1)从江——肇兴
a、高铁从江站离肇兴侗寨约3公里,乘肇兴公交直达侗寨门票处,票价2元
b、在从江汽车站乘7:50、13:00 至肇兴的班车,19 元/ 人,约3 小时。也可先从从江乘至洛香的班车,7:00-17:30 间平均40 分-2 小时1 班,16 元/ 人,车程约2 小时,再从洛香乘三轮车至肇兴,4 元/ 人,约20 分钟。洛香步行前往肇兴约半小时。两广地区的游客可直达位于洛香镇的从江火车站后再转往肇兴
(2)黎平——肇兴
黎平汽车站有直达肇兴的客车,每天9班,7:20-16:45,票价21元。间隔约1-1.5小时,自驾车在黎平南站上高速,向南行驶,在从江东站(洛香)下高速,然后左转沿纵一线(洛香岔路口至肇兴主干道)直行至肇兴。行程约45分钟。
玩什么?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寨中房屋全部为干栏式吊脚楼,均沿河而建,错落有致。肇兴只有一条主街,没有汽车站,班车汇集的附近就是肇兴菜市场,两边街铺林立,沿着街往前走能看到一条河,五团便沿河分散。
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寨内全部为陆姓侗族,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以鼓楼分为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名称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各旅店地址也以团的名字为主要坐标。侗寨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多在此集会、社交、休闲,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都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鼓楼: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在侗族南部方言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鼓楼具有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
五座鼓楼分别是:
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
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
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
信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全寨被参天古树和茂林修竹所围绕,寨内流水潆回,吊脚楼房屋、晒禾架、鱼塘和风雨桥四陈,井然有条。信团鼓楼:高十一层,下两层为四角形,上九层为八角形。楼的尖顶处由七个宝葫芦穿衬直插云天。第一层正面中央,塑有“二龙抢宝”;顶层瓦瓴上,塑有“三龙飞天”,故名“五龙楼”。层层檐角,塑有虎、豹、熊、狮、飞禽和鱼。顶层正面下端,塑有两员武将持矛拿刀。层层檐板,绘有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禽兽。
智团鼓楼:高九层,宫殿式楼顶。顶层中央塑一轮光芒闪射的红日,瓦瓴两端檐角,各塑一只天鹅朝向红日。第一层正面中央塑有二龙抢宝,各层的檐板都有雕塑和绘画。附近,有两座鼓楼,南北相距200米。旁有花桥,下有清流,沿河便是一排排侗家吊脚楼,甚为壮观。
义团鼓楼:檐角和檐板塑、绘的图象别具一格,其中一座塑一儿童,骑着一条大红鲤鱼,居于“二龙抢宝”之上,欲奔东海;
礼团鼓楼:是寨内最高,最大的鼓楼,有十三层,顶、底两层为四方形,上十一层为八方形,尖顶是个宝葫芦穿衬。第二层正面檐角上,塑有珠郎和娘美这对侗族情人弹琴对歌。
仁团鼓楼:层数虽只有七层,但各层相距较高,整体高度与其他四座相差无几。楼下有土坪,土坪边建有一座吊脚楼式戏台,与鼓楼相对。塑像和绘画,都是本村,本寨侗族农民艺术家所绘制。整个楼身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是杉木凿榫衔接,没有一个木楔。大小柱枋,横穿直套,十分严密结实。前后檐口采用人字斗拱形式,汉末至唐代的建筑多采用这种格式,侗寨留存至今。
鼓楼的来源,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古代外星人来过侗乡,曾修建火箭和飞碟发射架。鼓楼外形颇似发射火箭的支架,顶层阁楼的剖面恰如飞碟的造型,是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的。在侗族歌师赞颂鼓楼的歌词中,就有“那天神仙下界送礼钱”的句子,耐人寻味。
鼓楼是寨里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问题的会场,也是寨里群众工余饭后休息活动场所。每逢春节、农历6月6日天贶节和8月15日芦笙节等盛大的节日活动都在鼓楼举行。青年男女着节日盛装,姑娘们头插银制凤羽、红绿丝绸花朵、鹭鸶和雄鸡羽毛;身穿内白外青侗布衣,襟上绣着各色花边;腰间围一幅绣花围腰和一条红绸绣花巾;下穿青色侗布百褶裙,烁烁闪光。冬季,树蔸堆满鼓楼火塘,温暖如春。长者常向晚辈教唱侗歌、传播生产知识和侗史知识。腊汉(男青年)、腊腼(年轻姑娘)在火边吹笙弹唱,行歌坐月。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竟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住在哪?=
肇兴旅馆众多,条件比较好的是肇兴宾馆,标间120元;其他家庭旅馆大多15-20元/人,公共卫生间、50元/间,标间(非空调)、60元/间,标间(含空调),接待条件尚可,在黔东南 地区特色村寨中算接待能力比较好的。化站招待所15元/人,带彩电的双人间,挺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