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女汉子游记之【世外桃源——肇兴侗寨】

黔东南最有代表性的是2个地方:一个是西江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另一个则就是肇兴侗寨,肇兴侗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怎么去?

(1)从江——肇兴

a、高铁从江站离肇兴侗寨约3公里,乘肇兴公交直达侗寨门票处,票价2元

b、在从江汽车站乘7:50、13:00 至肇兴的班车,19 元/ 人,约3 小时。也可先从从江乘至洛香的班车,7:00-17:30 间平均40 分-2 小时1 班,16 元/ 人,车程约2 小时,再从洛香乘三轮车至肇兴,4 元/ 人,约20 分钟。洛香步行前往肇兴约半小时。两广地区的游客可直达位于洛香镇的从江火车站后再转往肇兴

(2)黎平——肇兴

黎平汽车站有直达肇兴的客车,每天9班,7:20-16:45,票价21元。间隔约1-1.5小时,自驾车在黎平南站上高速,向南行驶,在从江东站(洛香)下高速,然后左转沿纵一线(洛香岔路口至肇兴主干道)直行至肇兴。行程约45分钟。

玩什么?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寨中房屋全部为干栏式吊脚楼,均沿河而建,错落有致。肇兴只有一条主街,没有汽车站,班车汇集的附近就是肇兴菜市场,两边街铺林立,沿着街往前走能看到一条河,五团便沿河分散。

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寨内全部为陆姓侗族,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以鼓楼分为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名称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各旅店地址也以团的名字为主要坐标。侗寨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多在此集会、社交、休闲,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都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鼓楼: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在侗族南部方言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鼓楼具有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

五座鼓楼分别是:

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

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

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

信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全寨被参天古树和茂林修竹所围绕,寨内流水潆回,吊脚楼房屋、晒禾架、鱼塘和风雨桥四陈,井然有条。信团鼓楼:高十一层,下两层为四角形,上九层为八角形。楼的尖顶处由七个宝葫芦穿衬直插云天。第一层正面中央,塑有“二龙抢宝”;顶层瓦瓴上,塑有“三龙飞天”,故名“五龙楼”。层层檐角,塑有虎、豹、熊、狮、飞禽和鱼。顶层正面下端,塑有两员武将持矛拿刀。层层檐板,绘有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禽兽。

 智团鼓楼:高九层,宫殿式楼顶。顶层中央塑一轮光芒闪射的红日,瓦瓴两端檐角,各塑一只天鹅朝向红日。第一层正面中央塑有二龙抢宝,各层的檐板都有雕塑和绘画。附近,有两座鼓楼,南北相距200米。旁有花桥,下有清流,沿河便是一排排侗家吊脚楼,甚为壮观。

义团鼓楼:檐角和檐板塑、绘的图象别具一格,其中一座塑一儿童,骑着一条大红鲤鱼,居于“二龙抢宝”之上,欲奔东海;

礼团鼓楼:是寨内最高,最大的鼓楼,有十三层,顶、底两层为四方形,上十一层为八方形,尖顶是个宝葫芦穿衬。第二层正面檐角上,塑有珠郎和娘美这对侗族情人弹琴对歌。

仁团鼓楼:层数虽只有七层,但各层相距较高,整体高度与其他四座相差无几。楼下有土坪,土坪边建有一座吊脚楼式戏台,与鼓楼相对。塑像和绘画,都是本村,本寨侗族农民艺术家所绘制。整个楼身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是杉木凿榫衔接,没有一个木楔。大小柱枋,横穿直套,十分严密结实。前后檐口采用人字斗拱形式,汉末至唐代的建筑多采用这种格式,侗寨留存至今。

鼓楼的来源,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古代外星人来过侗乡,曾修建火箭和飞碟发射架。鼓楼外形颇似发射火箭的支架,顶层阁楼的剖面恰如飞碟的造型,是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的。在侗族歌师赞颂鼓楼的歌词中,就有“那天神仙下界送礼钱”的句子,耐人寻味。

鼓楼是寨里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问题的会场,也是寨里群众工余饭后休息活动场所。每逢春节、农历6月6日天贶节和8月15日芦笙节等盛大的节日活动都在鼓楼举行。青年男女着节日盛装,姑娘们头插银制凤羽、红绿丝绸花朵、鹭鸶和雄鸡羽毛;身穿内白外青侗布衣,襟上绣着各色花边;腰间围一幅绣花围腰和一条红绸绣花巾;下穿青色侗布百褶裙,烁烁闪光。冬季,树蔸堆满鼓楼火塘,温暖如春。长者常向晚辈教唱侗歌、传播生产知识和侗史知识。腊汉(男青年)、腊腼(年轻姑娘)在火边吹笙弹唱,行歌坐月。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竟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住在哪?=

肇兴旅馆众多,条件比较好的是肇兴宾馆,标间120元;其他家庭旅馆大多15-20元/人,公共卫生间、50元/间,标间(非空调)、60元/间,标间(含空调),接待条件尚可,在黔东南  地区特色村寨中算接待能力比较好的。化站招待所15元/人,带彩电的双人间,挺干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907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8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9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8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8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7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1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3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5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65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4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95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8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